杨卫华 :抗战时期中国对德意传教士的控制政策与地方实践 来源:思想史 作者: 思想史 点击数: 31 作者简介:杨卫华,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文章来源:《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6期,本文注释从略。 内容提要: 抗战爆发,中国与德意关系恶化,如何管控在华七八百名德意传教士成为问题。中国朝野特别是地方军政当局,担心其充当日本间谍,导致通敌嫌疑案频发,德意抗议不断。为军事考量,地方军政当局多倾向强硬。但宣战前国民政府为避免外交纠纷,把德意推向日本,对其秘密监视,未采取强硬措施。这为宣战后控制政策的出台提供了铺垫,国民政府为顾及国际惯例和中梵(蒂冈)关系,除出台不同于普通敌侨的差别化政策,还一步步使原本宽大中相对强硬的政策渐趋温和。而在政策走向实践后,各省执行宽严不一,教会中外神职又以中梵建交等为由频繁插手地方事务,同时也受各地战争态势、地方教会生态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种多元博弈的格局导致中央政策在地方实践中走样变形,呈现较大的省级差异,彰显出地方实践的复杂性。 抗战爆发后,中国与德意关系恶化,最终走向宣战,如何管控七八百名在华德意传教士成为问题。他们的命运如何?国民政府如何处理?许多研究都提到战时德意传教士的控制问题,但因核心资料的缺乏,真正深入的研究并不多。德意传教士的管控虽不是战时中国最核心的问题,但其贯穿抗战始终,影响到中国与德意及罗马教廷的外交关系,也成为中央、地方军政当局和中外神职等多方频繁博弈的焦点,是战时中国政治外交复杂性的一个缩影。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战时国内外形势,在多元互动框架下,尝试探讨三个问题:间谍忧虑背后的语境、影响及中外抗争;中央控制政策的形成及其变化逻辑;中央控制政策的实践情况,即以中外、宗教和政治、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和博弈切入,将中央政策的地方实践特别是其中的张力和地方实践的复杂性呈现出来。 一、宣战前中国对德意传教士的态度 据统计,1939年德意在华天主教传教士分别是395人和465人,合计860人。而据南京教区主教于斌1941年呈报,德意天主教教士共约629人。另据1942年外交部调查,德籍侨民389人,意籍357人,合计746人。数字所以有别,除沦陷区在不断变化外,外交部的统计涵盖了新教传教士等,约150名新教教士均为德籍。 随着中国与德意关系恶化,两国传教士处境尴尬。早在1937年10月,广东连州意籍教士报告:当地
中国文化的传承普及远播。 文史哲国儒佛道文化战略社会人文等各学院学会、研究院所中心研究会,欢迎合作。欢迎导师助教研究员院所会长中心主任秘书长,欢迎投资赞助,担任理事单位,欢迎联办各培训学院中心,欢迎设立基地学堂讲座论坛书院进修中心,欢迎教学片。电邮:gjzwxy@gmail.com,监督投诉E-mail: hk29157528@gmail.com/欢迎文化精英连锁合作各地, Telegram:@worldchineseg, twitter:@gjzwxy1@gjzwxy2, WhatsApp/Teleg/微信/手机短信:+85291769051 telegram电报群:t.me/gjzwxy 文院理事会 internationalchinesecollege.blogspot.com/ 外联合作 gjzwxy.blogspot.com/ 站点 gjzwxy.com/《文史》站点 zshws.wordpress.com/历史会合作lsyjs.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