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22的博文
  杨卫华 :抗战时期中国对德意传教士的控制政策与地方实践 来源:思想史 作者: 思想史 点击数:  31 作者简介:杨卫华,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文章来源:《近代史研究》2020年第6期,本文注释从略。 内容提要: 抗战爆发,中国与德意关系恶化,如何管控在华七八百名德意传教士成为问题。中国朝野特别是地方军政当局,担心其充当日本间谍,导致通敌嫌疑案频发,德意抗议不断。为军事考量,地方军政当局多倾向强硬。但宣战前国民政府为避免外交纠纷,把德意推向日本,对其秘密监视,未采取强硬措施。这为宣战后控制政策的出台提供了铺垫,国民政府为顾及国际惯例和中梵(蒂冈)关系,除出台不同于普通敌侨的差别化政策,还一步步使原本宽大中相对强硬的政策渐趋温和。而在政策走向实践后,各省执行宽严不一,教会中外神职又以中梵建交等为由频繁插手地方事务,同时也受各地战争态势、地方教会生态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种多元博弈的格局导致中央政策在地方实践中走样变形,呈现较大的省级差异,彰显出地方实践的复杂性。 抗战爆发后,中国与德意关系恶化,最终走向宣战,如何管控七八百名在华德意传教士成为问题。他们的命运如何?国民政府如何处理?许多研究都提到战时德意传教士的控制问题,但因核心资料的缺乏,真正深入的研究并不多。德意传教士的管控虽不是战时中国最核心的问题,但其贯穿抗战始终,影响到中国与德意及罗马教廷的外交关系,也成为中央、地方军政当局和中外神职等多方频繁博弈的焦点,是战时中国政治外交复杂性的一个缩影。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战时国内外形势,在多元互动框架下,尝试探讨三个问题:间谍忧虑背后的语境、影响及中外抗争;中央控制政策的形成及其变化逻辑;中央控制政策的实践情况,即以中外、宗教和政治、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和博弈切入,将中央政策的地方实践特别是其中的张力和地方实践的复杂性呈现出来。 一、宣战前中国对德意传教士的态度 据统计,1939年德意在华天主教传教士分别是395人和465人,合计860人。而据南京教区主教于斌1941年呈报,德意天主教教士共约629人。另据1942年外交部调查,德籍侨民389人,意籍357人,合计746人。数字所以有别,除沦陷区在不断变化外,外交部的统计涵盖了新教传教士等,约150名新教教士均为德籍。 随着中国与德意关系恶化,两国传教士处境尴尬。早在1937年10月,广东连州意籍教士报告:当地
  1924年11月20日,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成立 日期:2010-11-01 07:57:00   来源:《黄埔杂志》   作者: 字号: 【小】 【中】 【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24年11月20日   农历10月24日   星期四       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成立。   黄埔军校酝酿成立教导团,最早应始于1924年7月为保卫广东革命政府不被推翻。7月1日,军校成立革命军事研究会,凡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都是会员,每月开会一次,会纲中就有革命军成立之计划和革命军成立的编制之研究等内容。关于革命军的规模,孙中山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决定在军校先建立两个团的联军,然后再逐步扩大。革命军改名为教导团源于9月,孙中山把大本营由广州移至韶关,意在韶关建军练兵,后在蒋介石的建议下改为在黄埔建军练兵,练好后再调入韶关。但2个月后,当教导团编练完成时,孙中山应冯玉祥等之邀北上,没能北调韶关,即留在军校教导毕业生练习带兵技术,故称“教导团”。教导团是军校的附属部队,直接受军校领导,因而亦称之为校军。校军是按照孙中山的指示与意志建立起来的第一支名副其实的劲旅,标志着新的革命军队的正式诞生。   1924年7月底,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命令陈果夫在上海设立招募机关,招募教导团士兵。招募机关设在法租界内新开的河泰新旅馆,为免引起上海的军阀和各方势力的注意,招兵的工作是以募工的名义暗中进行的。9月3日,蒋介石正式委派军校战术总教官何应钦筹备教导团,组织和训练都采用苏俄新制。9月18日,教导团开始招收学兵,其中68名由湘军选送,多人曾任军官。后又从投考学生中选取27人。同年11月11日,校军教导团成立第一营,20日,校军教导团第一团正式成立。   教导团的组织和训练采用苏联红军制度,强调政治领导,实行党代表制。教导团的编制采取“三三制”的原则,即每团3营,每营3连,每连3排,另外,教导团还设有侦探队、机关枪连、辎重队、通信队、卫生队、炮兵营和暂编独立营等机构,每团1000多人。武器一部分缴自商团,一部分由苏联运来。长短枪、轻重机枪、山炮、野炮、弹药无不齐备。教导团中、高级干部由军校教官和少数一期毕业生担任,下级干部由军校毕业生和少部分通过社会招考的学兵担任。12月,军校开始组建教导第二团,原教导团改称为教导第一团。12月2日,蒋介石任命军校教练部主任王柏龄为教导第二团团长。  

陳繼承(1893年6月11日-1971)江蘇靖江人。。蔣介石的嫡系。[1]陸軍小學堂同學李明揚

  陳繼承 (1893年6月11日-1971年12月10日), 號 武民 , 江蘇 靖江 人。中華民國軍事人物。 蔣介石 的嫡系。 [1] 他14歲畢業於 江蘇陸軍小學堂 第三期,後入 陸軍第四中學 (位於 南京 )第三期,其間加入 中國同盟會 。1909年 廣州新軍起義 失敗後,他秘密赴廣州企圖再次發動起義,因未果而回到江蘇。1911年10月 武昌起義 爆發之後,陳繼承於南京從事光復活動。 中華民國 成立後,1913年 二次革命 爆發,他參加了 國民黨 的秘密軍事聯絡。 [1] 1914年1月,他考入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第二期步兵科,於1916年5月畢業。畢業後,他被分發到北洋陸軍第七十二混成旅第一團第一營擔任見習官,不久回到家鄉。在家鄉,他曾任靖江縣商會武裝民團教官,其間同張志輝結婚。1918年10月,陳繼承受 連襟 趙伯先 (又名 趙琛 )舉薦,並應陸軍小學堂同學 李明揚 之邀,赴廣東。1921年,他任駐粵贛軍總指揮部副官,駐粵 建國贛軍 第一師步兵團連長、營附、支隊參謀長。 [1]
  侯镜如   播报   编辑   上传视频 侯镜如(1902年-1994年10月25日 ),号心朗,河南永城人,1955年加入民革,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爱国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杰出的领导人  [3]    。历任民革第三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中央常委,第六、七届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参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 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89年3月至1994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人物关系 纠错 儿子   侯伯宇       中文名 侯镜如 别    名 号心朗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籍    贯 河南永城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94年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担任职务 3   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 编辑   播报 侯镜如,1923年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毕业。1924年 郑州大学 理科肄业,同年进入 黄埔军校 第一期并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同年冬,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十四师团参谋长,后任第十七军第三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1927年2月,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离开北伐军赴上海,参与组织指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任武汉国民政府武汉三镇保安总队长。七一五事变后,离开武汉到贺龙的第二十军任教导团团长,并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1932年后,任国民党军第三十军第三十师参谋长、第三十师第八十九旅旅长。1935年4月,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1937年任第九十一军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军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师长,参加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1943年春,升任第九十二军中将军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兼任北平警备司令。1948年升任第十七兵团司令官。后任天津塘沽防守司令,长江防务预备兵团司令,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华东军官团总团长。1949年8月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参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黄埔同学会会长,政协全国委员会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1989年3月至1994年任政协全国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