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21的博文

吳俊升(1863—1928),1921年任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吳俊升任第5軍軍長。1925年郭松齡反奉,吳俊升任討逆軍總司令,兼左路軍團司令,擊敗郭松齡部隊。

吳俊升(民國時期奉系軍閥主要將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吳俊升(1863—1928),字秀峰,後字興權,又字子琴,綽號吳大舌頭,奉天昌圖人,奉系軍閥。十七歲進入遼源捕盜營。 1912年,蒙古王公勾結日本人,策動“滿蒙獨立”,吳俊升率部給其以沉重打擊。1921年任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吳俊升任第5軍軍長。1925年郭松齡反奉,吳俊升任討逆軍總司令,兼左路軍團司令,擊敗郭松齡部隊。1928年北伐戰爭張作霖失敗後,決定息爭罷戰,退兵關外,吳俊升前往山海關迎張作霖返奉,於當年6月4日,在瀋陽皇姑屯與張作霖同時被日本人炸死,卒年65歲。 基本介紹 中文名:吳俊升 別名:秀峰、興權、子琴,吳大舌頭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奉天昌圖 出生日期:1863年10月11日 逝世日期:1928年6月4日 職業:奉系軍閥 主要成就:郭松齡反奉時,將其擊敗並逮捕 職務:黑龍江督軍, 黑龍江省長 性別:男 人物生平 投身軍旅,累功升遷 吳俊升,字興權,祖籍山東濟南歷城縣,世代務農。鹹豐末年,山東年景不好,迫於生計,便遷到東北謀生,後在奉天省昌圖府(今遼寧省昌圖縣)興隆溝村落戶。清同治二年農曆八月廿九日(公元1863年10月11日)出生。吳俊升共有姐弟妹八人,他在男子中居長,下有兩個弟弟。因家貧,七八歲時便給人家放馬牧羊,十三歲去四平街慶豐當鋪做小夥計,由於性情頑劣,惹事生非,不久即被辭退。後又隨其父販過馬匹。 光緒六年(1880年),十七歲的吳俊升加入遼源捕盜營,先後做過伙夫、馬夫,三年後被編入騎兵。因善醫馬疾,為騎兵營官看中,先後升什長、哨官。他在軍中,作戰勇敢,在蒙境查乾花、昭蘇太子等地剿匪有功被多次提升,迄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官至奉天(今遼寧省)奉天后路巡防營統領,候補總兵,與張作霖、馮德麟、馬龍潭被稱為奉天的四大軍事重要人物。 辛亥革命爆發後,吳俊升受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命與張作霖等聯名致電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要求勤王,盡忠清廷。 崛起奉系,統治黑龍江 民國元年(1912年)8月,吳俊升在東三省擊退了蒙古軍的進攻。翌年2月,升任奉天第二騎兵旅旅長。11月,駐紮林西,鎮壓宗社黨叛亂。民國三年(1914年)2月,授陸軍中將;3月,兼任洮遼(今洮南市)鎮守使,得封二等男爵。 吳俊升 吳俊升 民國四年(1915年)12月,袁

建國軍政制置府

建國軍政制置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中華民國 建國軍政制置府 1922年-1922年 國旗 國旗 首都 延平 福州 常用語言 漢語 政府 軍政府 總領 • 1922 徐樹錚 歷史 • 建立 1922年10月2日 • 解散 1922年11月2日 前身 繼承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 建國軍政制置府是1922年由徐樹錚在福建設立的政府。 沿革 1922年陳炯明發動六一六事變後,許崇智率粵軍退到福建,同依附直系的福建督軍李厚基衝突。1922年9月末,皖系徐樹錚率旅長尹同愈、團長齊闇農及孫象震等人自上海經浙江仙霞嶺抵達福建延平。徐樹錚說服駐延平的王永泉同許崇智合作攻打李厚基。他們策劃先占領福建,再助盧永祥占領江蘇,會同駐廣西的滇軍進攻武漢,到時奉軍將第二次入山海關,擊敗直系曹錕、吳佩孚,從而完成反直三角同盟(即皖系、奉系、孫中山)的目標。 [1] 10月2日,徐樹錚通電宣布「建國軍政制置府」成立,徐樹錚任總領,稱將根據《建國銓真》(徐樹錚著)處理全部軍政與民政事務,不到全中國統一併成立正統政府之時,不接受任何人的命令,「惟以至誠至敬,尊合肥段上將軍祺瑞、中山孫先生文,為領導國家根本人物,服從其謀義」,「何日見此二老共踐尊位,發號施令,樹錚即日束身歸罪,聽候質訊,即令頭血灑地,亦甘矣」。 [1] 1922年10月12日,許崇智、王永泉擊敗李厚基。10月17日,徐樹錚入福建福州。18日,徐樹錚以「建國軍政制置府」的名義,任命王永泉為福建總撫,統管福建省軍政與民政事宜。後來孫中山建議實行軍民分治,乃任命王永泉為福建總司令,林森為福建省省長。但不久,因王永泉不滿徐樹錚,徐樹錚遂於11月2日離開福建赴上海,建國軍政制置府也隨之宣告結束。 [1] 參考文獻 徐矛,中華民國政治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顯示]閱論編 中華民國國家政權 分類:1922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1922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北洋政府

王永泉(1880年-1942年)[1],字伯川,亦百川,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人,祖籍江蘇省 同皖系的徐樹錚在福建成立建國軍政制置府

王永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Disambig gray.svg 關於與「王永泉」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王永泉 (演員)」。 王永泉 王永泉(1880年-1942年)[1],字伯川,亦百川,直隸省天津府天津縣人,祖籍江蘇省,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生平 1902年(光緒28年),王永泉赴日本留學,先後入成城學校、陸軍士官學校第4期工兵科。[2]畢業歸國後,任陸軍第八鎮工兵營管帶。中華民國成立後,歷任北洋政府陸軍部工兵技正、湖南都督署參謀長。1917年(民國6年),任奉天陸軍司令部副官長兼補充旅旅長。1918年(民國7年),任第24混成旅旅長,移駐福建省。[3][4] 1922年(民國11年)10月,王永泉同皖系的徐樹錚在福建成立建國軍政制置府,王永泉自稱福建總撫兼省長。此後王永泉、徐樹錚統治福建省,直到制置府廢止。1923年(民國12年)3月,直系的孫傳芳任福建督理,王永泉改任福建軍務幫辦。1923年4月,兼任建安護軍使。5月,建安護軍使被撤銷,改任興泉護軍使。1923年被北京政府授予溥威將軍稱號。1924年(民國13年)3月,在同孫傳芳的權力鬥爭中敗北,王永泉被迫下野,逃亡上海入住法租界善鍾路87號。[3][4] 1937年(民國26年)12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王永泉參加,任治安部次長,輔佐部長齊燮元。[4]1940年(民國29年)3月,臨時政府同汪精衛政權合流後,王永泉從政界、軍界退出。[5]1942年(民國31年),王永泉在北京特別市病逝。享年63歲。[3] 注釋 徐主編(2007)、85頁作生於1880年。東亜問題調査會編(1941)、10頁作「1876年生」。 東亜問題調査會編(1941)、10頁作此。徐主編(2007)、85頁作「第3期工兵科」。 徐主編(2007)、85頁。 東亜問題調査會編(1941)、10頁。 東亜問題調査會編(1941)、10頁作王永泉任華北政務委員會治安總署署長。但是,劉主編(1995)、1056頁作汪精衛政權成立時的治安總署署長為杜錫鈞。本條目依照後者之說。 參考文獻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劉壽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周蔭人(1884年-1956年)字樾恩,直隷省深州武強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雲南陸軍講武堂教官

周蔭人(1884年-1956年)字樾恩,直隷省深州武強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周蔭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周蔭人 Zhou Yinren.jpg 出生 1884(光緒十年) 大清直隷省深州武強縣董莊村 逝世 1956年11月 香港 國籍 中華民國 軍種 Beiyang star.svg 直系軍閥 服役年份 1909年-1927年 統率 直系軍閥 學歷 陸軍士官學校第6期砲兵科(1908) 周蔭人(1884年-1956年)字樾恩,直隷省深州武強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生平 從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後,周蔭人考取公費補助至日本留學。1908年(光緒34年)入陸軍士官學校第6期砲兵科。與其同兵科之同學後來發跡為孫傳芳。學成歸國後,被任命為陳光遠所職掌的陸軍第四鎮教練官。後來一度轉任至雲南陸軍講武堂教官。 1913年(民國2年),返回北京任北京政府陸軍部砲兵監。1918年(民國7年),改任第4師的旅長。1919年(民國8年),任江西督軍陳光遠的參謀長。1922年(民國11年)6月,在陳光遠失勢後,轉投效同學孫傳芳。在孫傳芳麾下先是擔任陸軍第12師23旅旅長,後升任陸軍第12師師長。1923年(民國12年)3月,隨孫傳芳入福建省,出任閩北護軍使。 在福建期間,周蔭人和孫傳芳聯手排除原本主政福建的皖系軍閥王永泉,使孫傳芳的勢力南進至福建一帶。1924年(民國13年)5月13日,北京國民政府下令周蔭人接替孫傳芳擔任福建省督理。 1925年(民國14年)1月,改任福建軍務督辦。同年11月,任孫傳芳手下的五省聯軍閩軍總司令。此時為周蔭人軍事生涯的極盛期,所統轄的部隊包括: 陸軍第12師(師長周蔭人自兼) 陸軍第23旅(旅長李春生) 福建陸軍第1師(師長張毅) 福建陸軍第2師(師長李鳳翔) 福建陸軍第3師(師長劉俊,由12師24旅擴編) 福建陸軍第4師(師長賴世璜) 陸軍第11混成旅(旅長王麒) 陸軍第29混成旅(旅長孔昭同) 陸軍第30混成旅(旅長蘇挺) 補充旅(旅長蔣啟鳳) 海軍陸戰旅(旅長林忠)。 在國民革命軍東征時期,主政福建的周蔭人因部隊主力正增援江蘇進行第三次直奉戰爭,對廣東內的軍閥戰爭採取觀望,但是在國民革命軍確定擊潰陳炯明救粵軍時,周蔭人忌憚國民革命軍主力攻入福建,因此致信向蔣中正示好,提出協助革命軍解除兵敗入閩的救粵軍武裝,並將武器轉

徐光英總參謀長徐光英葉挺參謀長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1920年留法勤工儉學鄧演達創建的「第三黨」軍統

徐光英(1899年-1984年),字樹屏,廣東省海陽縣(今潮安)浮洋鎮徐隴村人,中共早期高級軍事幹部。軍統元老。[1] 生平 1920年留法勤工儉學。1921年加入旅法共產主義小組,後到西班牙讀軍事。1922年8月轉入中共旅歐支部。 北伐戰爭中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1927年3月參加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為暴動指揮部五人團成員,負責工人糾察隊的武裝訓練與指揮。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任第11軍第24師(師長葉挺/古勛銘,黨代表顏昌頤)參謀長。南昌起義部隊南下途中,徐光英負責繪製行軍路線圖一直做到江西南部尋烏縣。1927年9月23、24日分別攻克潮州、汕頭後(史稱「潮汕七日紅」),李立三任汕頭市公安局長,未到職前由徐光英代理公安局長。 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為首的臨時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政治紀律決議案》,共10項處分:[2]徐光英因在汕任公安局長時,取締工人擅自逮捕並殺乘機搶劫貧民三人,應處以留黨察看一年之處分。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起義軍總指揮葉挺,副總指揮葉劍英,總參謀長徐光英,副官陳賡,師長徐向前等。徐光英率領中路起義軍(第四軍教導團第一營和工人赤衛隊第一聯隊,突襲東較場,攻克廣九車站和廣州市公安局。 左右江起義前,中共中央派一批幹部奔赴廣西,徐光英化名徐開先,協助張雲逸做兵運和軍訓。起義失敗後,徐光英脫離中共。1930年參加鄧演達創建的「第三黨」,出任該黨陝西省委書記。 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軍統組建忠義救國軍,任參謀長。別動軍第三縱隊司令、軍統貴州息烽訓練班副主任。黃埔軍校南寧分校少將政治主任。軍事委員會軍需署少將軍需監。 1947年赴港居住。 參考文獻 潮州市地方志辦公室 編:《潮州人物》,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中共中央出版的《中央通訊》1927年第13期(油印本) 分類:1899年出生1984年逝世軍統局人物海陽人徐姓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1年入黨)黃埔軍校人物

陆定一: 广州暴动的经过及广州共产青年团在暴动中的工作【1927年12月29日

陆定一: 广州暴动的经过及广州共产青年团在暴动中的工作【1927年12月29日 ◆ 彰往察來 • 顧後瞻前 ◆ 公 告 ◆ 本數位史料屬於「析世鑑·乙編: 中共禍華史料類編」內容。 ◆ 因「析世鑑」製作羣人力與時間有限,「析世鑑·乙編」所收數位史料,校對亦難一一盡善,魯魚亥豕或不能免。故我們忠告有任何形式寫作目的的讀者——特別是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者或原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後歸化其他國者,若台端欲直接引用「析世鑑·乙編」數位史料內容,應在使用前審慎核對相關文字的原載體文本;若台端無法核對有關文本的原載體內容,而要直接引用由我們發佈的數位文本,則應列出引用內容來自「析世鑑」或標明採用內容的國際網路位址,以免自誤誤人! ◆ 凡原文字符等內容存在明顯訛誤、缺漏之處,「析世鑑」製作羣採用「【 】」內加校對文字方式,隨原文句標出,不再另行說明。 ◆ 要瞭解關於「析世鑑」數位史料的問世與發展、選材與分類等更多背景資訊,可至: http://blog.boxun.com/hero/xsj2/ ◆ 彰往察來 • 顧後瞻前 ◆ 陆定一同志向共青团中央报告: 广州暴动的经过及广州共产青年团在暴动中的工作 【1927年12月29日】 〔青年团〕中央: 到来〔香港〕多日了。关于广州暴动,直到这次中共省委全体会开会之后,才能详细报告。 这次中共省委全体会,自我批评的精神表现得非常充分,工人阶级先锋队显示了自己的忠诚与伟大! A 现在先谈广州暴动 一、暴动的前夜 太雷同志到党中央扩大会时,即已决定广州的大暴动了。当时原定的计划, 是认为广东全省的确到了一个暴动的局面。而且工人阶级及一般劳苦民众在军阀纷争之下,的确已经除暴动外没有出路了!在大暴动计划里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点,在广州必須由工人斗争为发动,号召总罢工,由总罢工化为暴动。第二点,在全省各路,尤其是中路,以及广州近郊,必须竭力注意发动群众,把广州暴动立刻造成一个全省暴动的局面,来完成并保障广州的胜利。 那时广州的工人运动复活起来了,伟大的示威运动,以及零碎的经济斗争, 是在不断的暴发。但是新军阀方面的压迫也日益加紧,最后竟解散“省港罢工工人委员会”,这是给广东的党以严重的打击。三千熟练的工人纠

李家钰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 川军抗日战死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陈安宝 ( 上将 第29军军长兼173师师长) ▪ 郝梦龄 ( 上将 第9军军长) ▪ 李家钰 ( 上将 第36集团军总司令) ▪ 饶国华 ( 上将 第145师师长) ▪ 唐淮源 ( 上将 第3军军长) ▪ 佟麟阁 ( 上将 第29军副军长) ▪ 王铭章 ( 上将 第41军代理军长兼122师师长) ▪ 张自忠 ( 上将 第33集团军总司令) ▪ 赵登禹 ( 上将 第29军132师长) ▪ 蔡炳炎 ( 中将 第18军67师201旅旅长) ▪ 陈济恒 ( 中将 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 ▪ 寸性奇 ( 中将 第3军12师师长) ▪ 戴民权 ( 中将 第39军副军长) ▪ 戴安澜 ( 中将 第5军200师师长) ▪ 丁炳权 ( 中将 第8军197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 ▪ 郭子斌 ( 中将 第30暂编师师长) ▪ 高致嵩 ( 中将 第72军88师264旅旅长) ▪ 黄启东 ( 中将 第32师参谋长) ▪ 黄梅兴 ( 中将 第72军88师264旅旅长) ▪ 姜玉桢 ( 中将 第66师196旅旅长) ▪ 蒋志英 ( 中将 浙江台州守备司令) ▪ 阚维雍 ( 中将 第31军131师师长) ▪ 刘桂五 ( 中将 第6骑兵师师长) ▪ 李必藩 ( 中将 第23师师长) ▪ 刘家骐 ( 中将 第54师师长) ▪ 赖传湘 ( 中将 第190师代理师长) ▪ 李翰卿 ( 中将 第74军57师步兵指挥官) ▪ 李巩良 ( 中将 军训部锱重总监) ▪ 刘震东 ( 中将 第5战区高级参谋兼第2路游击司令) ▪ 马玉仁 ( 中将 苏鲁战区第1路抗日游击军司令) ▪ 彭士量 ( 中将 第73军第5暂编师师长) ▪ 庞汉祯 ( 中将 第7军173师519旅旅长) ▪ 齐学启 ( 中将 第38新编师副师长) ▪ 秦霖 ( 中将 第7军173师521旅旅长) ▪ 孙明瑾 ( 中将 第10军第10预备师师长) ▪ 石作衡 ( 中将 第70师师长) ▪ 司徒非 ( 中将 第66军106师参谋长) ▪ 唐聚五 ( 中将 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 吴克仁 ( 中将 第67军军长) ▪ 王甲本 ( 中将 第79军军长) ▪ 武士敏 ( 中将 第98军军长) ▪ 王竣 ( 中将 第27新编师师长) ▪ 王凤山 ( 中将 第45暂编师师长) ▪ 吴国璋 ( 中将 第75师副师长) ▪ 许国璋

13军汤恩伯石覺(1908年2月15日-1986年9月23日[1]),字為開,廣西省義寧縣人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三期畢業第十三軍軍長大队长为汤恩伯)。

1930年2月调任教导第2师(师长张治中)第1旅(旅长汤恩伯)第3团第3营少校营长。11月11月所部改称第4师(师长徐庭瑶)第10旅(旅长汤恩伯)第9团第3营,仍任营长。 1932年6月升任第4师(师长徐庭瑶)第10旅(旅长汤恩伯)第9团副团长兼第3营营长。12月升任第17军(军长徐庭瑶)第4师(师长徐庭瑶)第12旅第24团上校团长。 1942年3月28日升任第85军副军长兼第31集团军突击总队司令。7月30日升任第13军代理军长(副军长吴绍周、参谋长吕公良,辖蔡剑鸣第4师、舒荣第89师、廖运周第110师)。 石覺石覺(1908年2月15日-1986年9月23日[1]),字為開,廣西省義寧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中華民國第10任銓敘部部長。[2] [3]黃埔陸軍軍官學校三期畢業,參加國民革命軍東征、國民革命軍北伐。1934年底於贛中擊潰中國工農紅軍,締造霍邱戰鬥大捷及滸灣戰鬥大捷;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先後參加台兒莊會戰、棗宜會戰及豫中會戰,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軍長;1944年底,所部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戰力堅強,獲第一優先換裝美式軍械;1945年底率軍赴中國東北接收,鎮守熱河。後先後負責保衛北平、上海;1949年任舟山群島防衛司令官兼浙江省政府主席,在登步島戰役獲勝,後又負責轉移十餘萬舟山部隊至台灣;[2]到台灣後,先後出任台灣防衛司令部副總司令兼北部防守區司令、南部防守區司令、陸軍第二軍團司令、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國防部參謀本部副參謀總長兼聯合作戰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並晉級爲陸軍二級上將。 相關著作 石覺; 陳存恭; 張力. 石覺先生訪問紀錄. 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 1986年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5). 參考文獻 黄埔三期-石觉. [2015-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石覺先生訪問紀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4-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2). 《公務人員月刊》民國98年12月第162期,《附錄 歷任銓敘部部長簡介》 規範控制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WorldCat IdentitiesFAST: 184453HKCAN: 9811109650803406LCCN: n85314412NLA: 36641766VIAF:

擔任李烈鈞副官賴世璜(1889年-1927年)江西省石城縣人,北伐戰爭期間曾主政江蘇省。第十四軍軍長執行槍決。時年38歲

賴世璜(1889年-1927年),字肇周,江西省石城縣人,北伐戰爭期間曾主政江蘇省。民國十五年率部加入了北伐之戰,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他率領北伐,首先拿下贛州,然後分兵兩路,一路擊潰閩西,一路攻克撫州並協攻南昌,戰果輝煌。 賴世璜(1889年-1927年),字肇周,江西省石城縣人,北伐戰爭期間曾主政江蘇省。民國十五年率部加入了北伐之戰,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他率領北伐,首先拿下贛州,然後分兵兩路,一路擊潰閩西,一路攻克撫州並協攻南昌,戰果輝煌。 經歷 1909年畢業於江西陸軍小學,升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1912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但是在1913年10月遭開除。而後重新復學,1915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並進入東北部隊服務。 1916年棄職投奔雲南護國軍,擔任李烈鈞副官,後被李烈鈞重用,委任為護國軍第二軍第四師第八旅第三十四團第三營營長。後該軍開赴廣東,討伐袁世凱的代理人龍濟光。 1918年,擔任贛軍第一梯團贛軍第四軍(軍長伍毓瑞)第四支隊支隊長(等同團長位階)。由於廣東都督莫榮新對贛軍與粵軍之不信任,結合舊桂系將領林虎消滅贛軍第四軍,賴世璜成功逃離包圍,在1920年依附陳炯明率領的駐閩粵軍,續任護法贛軍第四支隊支隊長,下轄第一營(營長劉峙)、第二營(營長胡振武)、獨立連(連長謝傑),實際規模約700餘人。1920年護法贛軍第四支隊投入第一次粵桂戰爭,受許崇智率領,攻打東江左岸一帶舊桂系部隊。10月,第一次粵桂戰爭粵軍獲勝,賴世璜部由軍田調往粵北韶關駐防,並受其節制。 粵桂戰爭期間,其率領的第四支隊增編第三營(營長吳建中)與機槍連,戰勝後在1921年增編第四營(營長鐘冠華),總規模增加到1200人。在擴軍期間第四支隊內部出現權力鬥爭,第一營營長劉峙與第二營營長胡振武曾串通想奪取賴世璜之職務。最後賴世璜以擊斃胡振武的親信連長王猛解決此場奪權事件。胡振武因此棄職逃跑,劉峙也因盟友的消失而孤立,最後離職投靠蔣中正。從此賴世璜與劉峙結仇。 由於孫中山大本營參謀總長李烈鈞的策動,賴世璜支持在廣州的護法政府,擴充為護法贛軍第2混成旅。賴世璜任旅長,參謀長為易簡,部下兩個團長為鍾冠華,謝杰,增加機槍連、炮兵連,共有2000多人。其旅駐連縣、連山,提防陸榮廷、沈鴻英部。 1922年,孫中山發動北伐,護法贛軍第2混成旅改名為北伐贛軍第2旅。6

徐會之(1900年-1951年11月18日),號容庵,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湖北省黃岡人,由中共組織武漢區負責人包惠僧推薦報考黃埔軍校,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任川鄂湘黔邊區綏靖公署政治部中將副主任,漢口市市長[1],1950年3月由中共派遣自香港赴台從事情報工作,1950年5月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變節後徐會之向黃埔同學袁守謙自首,最後仍於1951年11月18日被槍決於台北馬場町刑場。[2]

徐會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徐會之 陸軍中將 漢口市市長 任期 1945年9月12日-1949年2月 前任 石星川(汪精衛政權) 繼任 晏勛甫 個人資料 性別 男 出生 1900年 大清湖北省黃州府團風縣總路嘴鎮 逝世 1951年11月18日(50-51歲) 中華民國台灣省臺北市馬場町 籍貫 湖北省黃岡縣 政黨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學歷 經歷 徐會之(1900年-1951年11月18日),號容庵,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湖北省黃岡人,由中共組織武漢區負責人包惠僧推薦報考黃埔軍校,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任川鄂湘黔邊區綏靖公署政治部中將副主任,漢口市市長[1],1950年3月由中共派遣自香港赴台從事情報工作,1950年5月中共台灣省工委書記蔡孝乾變節後徐會之向黃埔同學袁守謙自首,最後仍於1951年11月18日被槍決於台北馬場町刑場。[2] 目錄 1 生平 1.1 加入中共 1.2 政戰幹將 1.3 對日抗戰 1.4 槍決 1.5 紀念 1.6 爭議 2 參考文獻 生平 加入中共 徐會之,原名徐亨,號容庵,生於晚清湖北黃州府團風縣,黃州高小、中學堂畢業,1917年就讀湖北省立甲種工業學校,1920年憤於五四運動而肄業投身學生軍,一年後不願居愚民政策之下而返鄉,1921年考入中法高等學校,隔年因參與五一運動被開除學籍,1923年孫文越飛宣言後國民黨政策聯俄容共,1924年由中共組織武漢區負責人包惠僧推薦報考黃埔軍校,編學生第一隊,同年六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騎兵第一旅參謀長參與東征[3],1926年4月12日國民黨清黨,周恩來等中共黨員被迫離開部隊,徐會之被中共派往平、津從事地下工作,7月國民革命軍北伐,徐會之任屬於李宗仁部新桂系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軍政治部科長,隔年升任政治部主任。 政戰幹將 1928年,國民黨左派鄧演達提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政治主張》與徐會之、余灑度等人發起「黃埔革命同學會」,實為反蔣之團體,徐會之擔任天津警察局特務大隊長,在天津成立「黃埔革命同學會華北分會」,舉行記者會公開揭露蔣介石破壞國共合作背叛孫中山的「罪行」,1931年8月,鄧演達、徐會之、余灑度、陳烈、韓浚等二十餘人遭抓捕,雖宋慶齡積極營救,鄧演達仍遭秘密處決,其餘二十餘黃埔革命同學會成員都獲得「自

韓浚(1893年4月15日-1989年9月7日),原名韓德照,又名韓仲錦,湖北黃岡新洲人(今屬武漢市新洲區),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軍事將領,曾經擔任秋收起義副總指揮。

韓浚(1893年4月15日-1989年9月7日),原名韓德照,又名韓仲錦,湖北黃岡新洲人(今屬武漢市新洲區),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軍事將領,曾經擔任秋收起義副總指揮。 早期軍事經歷 韓浚祖輩務農,家境貧窮,耕讀為生,曾在新洲高等小學堂、縣立平民學校中學部畢業,後到北洋政府交通部鐵道管理學校學習。1922年到廣州,任廣東軍政府財政廳檢查員,廣州大本營軍政部科員,廣東西江善後督辦公署軍務科書記員。 1924年春,由西江善後督辦公署參議張難先及粵軍第一師第二團團長鄧演達保薦投考黃埔軍校,同年5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歷任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期上尉區隊長、第四期學生隊步兵第一團第四連少校連長,參加國民革命軍東征戰役。1925年10月,奉派蘇聯紅軍大學學習,1926年5月回國,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學兵團第二連少校連長,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教導營中校營長,第二方面軍警衛團參謀長,參加平定夏斗寅部叛亂的戰鬥,並充任中共五大工作人員[1]。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後,根據周逸群電報指示,韓浚和團長盧德銘、指導員辛煥文率領警衛團乘船東下參加南昌起義。8月3日,到達湖北陽新黃顙口時,為防止張發奎在九江解決警衛團,棄船上岸,由陸路奔赴南昌。到達奉新時,得知南昌起義部隊已經南下,便將部隊帶領到湘鄂贛邊境的修水、銅鼓地區休整待命,同時設法與中共組織取得聯繫。8月10日,根據湖南省委書記夏曦指示,盧德銘、辛煥文、韓浚三人離開部隊,準備經武漢、上海到東江或福建追趕南昌起義部隊。到達武漢後,向警予向他們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和秋收起義計劃,命令他們返回部隊[2][3]。中央還任命盧德銘為秋收起義的總指揮,韓浚為副總指揮兼參謀長,辛煥文為政治指導員,統一負責起義的軍事工作[4]。返回途中,遭遇唐生智部,韓浚被俘。當他兩個月後被保釋回到武漢時,便同中共黨組織失去聯繫[5]。 在國民革命軍中 此後,韓浚輾轉來到廣東,在陳銘樞處任廣東北海鹽務處秘書兼科長。不久,陳銘樞接到蔣介石電報,要陳把韓押送南京。陳銘樞把電報給韓浚看,韓浚被迫離開廣東,前往上海,參加了黃埔反蔣同學組織的「黃埔革命同學會」,並擔任組織部長。1930年中原大戰後,蔣介石的地位得到鞏固,反蔣組織相繼解散,韓浚只得另謀出路。次年,在蔣介石的籠絡下,韓浚表示效忠,擔任南京中央軍校政治教官[5]。1932年,韓浚到湖

第五次啟用第十三軍番號,由國民革命軍第88師(前國民革命軍警備第2師、師長孫元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89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3師改名、師長湯恩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4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

民國二十一年(1932)6月,因中國共產黨部隊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戰爭之需,國民政府第五次啟用第十三軍番號,由國民革命軍第88師(前國民革命軍警備第2師、師長孫元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89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3師改名、師長湯恩伯、中央軍系統)、國民革命軍第4師(前黃埔軍校教導第2師、師長張治中、中央軍系統)合編,軍長錢大鈞,參謀長李祖植。該部隊後來投入長城戰役。

鮑羅廷怎樣利用汪精衛?

退職委員: 鮑羅廷怎樣利用汪精衛? ★【析世鑒】製作組,提醒任何意圖對【析世鑒】有關發佈內容做再傳播者,請務必閱讀我們關於【析世鑒】發佈內容的各項聲明: http://boxun.com/hero/xsj2 ★【析世鑒】製作組,強烈鄙視任何未經著作人、著作財產權人或著作財產權受讓人等同意而略去原著述人、相關出版資訊等(例如:期刊名稱、期數;圖書名稱、出版機構等。)的轉發者及其相關行爲。 ★ 囿於時間與精力,【析世鑒】所收數位文本之校對未能一一盡善,鲁鱼亥豕諒不能免,故我們忠告任何企圖以引用方式使用【析世鑒】文本内容的讀者,應核對有關文章之原載體並以原載體文本内容爲準,以免向隅。 ★ 除特別說明者外,【析世鑒】收入的數位文本,均是由【析世鑒】製作組完成數位化處理。 ◆ 【彰往可以考來·後顧亦能前瞻】 ◆ 鮑羅廷怎樣利用汪精衛? 退職委員 春秋第二二六——七兩期,曾連續刊露許克祥團長「馬日事變回憶錄」全文,以當事人紀述當時事,不啻時下電影明星之隨片登台,真人真事,有聲有色,使此全世界共黨第一次受到武裝攻擊時之史實,得以留傳,彌足珍貴! 筆者當時適於役武漢,與汪精衛、唐生智諸氏頗有過從,惟往事成塵,早已如夢如幻,今得讀許團長大作,而曩年陳跡,又一一湧上心頭,偶因技癢,爰就記憶所及,暨所保有之斷簡殘篇資料撰成此文,試投春秋,狗尾續貂,不暇計也。   陳獨秀自承行動太幼稚 按民國十六年間,國民黨中央已分裂爲二:一個在南京,一個在武漢,即民國史上所謂的「寧漢分裂」是也。南京的中央,以蔣總司令爲中心;武漢的中央,則以汪精衛爲傀儡,實際則由蘇俄顧問鮑羅廷及第三國際派來的魯依所操縱,中國共產黨則在其卵翼下求生存。鮑羅廷等手法高明,始終利用國民黨左派爲擋箭牌,在國民革命軍北伐初期的「聯俄、容共、農工」三大政策之下,極盡搞風搞雨之能事。當時長沙爲共黨在兩湖(湖南、湖北)赤色恐怖的中心,亦爲其勢力的大本營,殊不料在長沙「馬日事變」中,居然一敗塗地。其所以迅速的崩潰,實有其遠因與近因:就其遠因而言,共黨認爲這是「農民運動進步得太快」而其行動又過於幼稚。即如當時共黨之「湖南各團體代表請願團」代表簡傳良向武漢國民黨中央所作報告云:「這次長沙事變的遠因,是農民運動進步得太快,又缺少經驗,乃波及於軍隊之故。」 其時陳獨秀對於此點,亦曾在武漢中央作出報

张伯驹(1897~1982)自传文稿

张伯驹(1897~1982)自传文稿 图录号: 2586 估价RMB: 40,000-60,000 成交价RMB: 63250(含佣金) 2586 张伯驹(1897~1982)自传文稿 文稿 约五十六页 约1968年作 说明:此为张伯驹“文革”时期自传及相关文稿一批,系任职吉林省博物馆时所作,时间约在1968年左右,此文稿涵盖张伯驹1941年以后的重要人生轨迹,以及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央指示的体会等,涉及诸多重大时事和人物,如劝降傅作义、毛泽东、周恩来、张东荪等,不仅是张伯驹个人之重要文献,亦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历史记录。 在此批文稿中,张伯驹介绍了与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及政治人物相识经过,自陈与国民党政府将领、民主同盟会成员以及部分共产党员的联系。谈及1941年被绑架案,参加蒋纬国与石静怡婚礼经过,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经过及建国前后民盟内部大事,无声诗社画展,编辑《西安正报》副刊,与关德懋、谢稚柳、汪松年、潘素等人相识经过,抗议枪杀东北学生运动等众多历史事件。 所及人物包括李济深、傅作义、沈钧儒、章伯钧、黄炎培、罗隆基、郑振铎、翦伯赞、齐白石、梅兰芳、朱自清、梁漱溟、吴晗、张澜、蒋经国、蒋纬国、李宗仁,以及夏仁虎、郭则沄、陈纯衷、傅铜、瞿兑之、黄公渚、黄君坦、张孟嘉、汪孟舒、陶心如、左宗纶、王之相、郭大中、侯少白、彭泽湘、张东荪、张云川、叶笃义、陈叔通、吴昱恒、叶笃庄、宋振庭、曾昭抡、周鲸文、潘光旦、费孝通、邓以蛰、高明凯、陆定一、秦仲文、关德懋、谢稚柳、汪松年、施天侔、迟景荣、石凤祥、潘素、祝绍周、何竞武、胡宗南、张钫、熊斌等。 ZHANG BOJU AUTOGRAPH MANUSCRIPT OF HIS BIOGRAPHY About fifty-six pages Dated circa 1968 26×18.5cm×419×13cm×1119×10cm×38余尺寸不一 RMB: 40,000-60,000

許克祥: 「馬日事變」回憶錄

許克祥: 「馬日事變」回憶錄 ★【析世鑒】製作組,提醒任何意圖對【析世鑒】有關發佈內容做再傳播者,請務必閱讀我們關於【析世鑒】發佈內容的各項聲明: http://boxun.com/hero/xsj2 ★【析世鑒】製作組,強烈鄙視任何未經著作人、著作財產權人或著作財產權受讓人等同意而略去原著述人、相關出版資訊等(例如:期刊名稱、期數;圖書名稱、出版機構等。)的轉發者及其相關行爲。 ★ 囿於時間與精力,【析世鑒】所收數位文本之校對未能一一盡善,鲁鱼亥豕諒不能免,故我們忠告任何企圖以引用方式使用【析世鑒】文本内容的讀者,應核對有關文章之原載體並以原載體文本内容爲準,以免向隅。 ★ 除特別說明者外,【析世鑒】收入的數位文本,均是由【析世鑒】製作組完成數位化處理。 ◆ 【彰往可以考來·後顧亦能前瞻】 ◆ 「馬日事變」回憶錄 許克祥 編者按: 民十六年(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湘軍何鍵部團長許克祥少將在長沙發動的「馬日剷共事件」,是共產黨在世界上受到武裝攻擊的第一次,許克祥團長實際扮演了今日印尼強人蘇哈圖一般的角色。此一重大事件,雖曾震撼全國,但事隔三十九年,人們或已把此事淡忘了。本刊最近搜求到這次事變的主人翁許團長親撰的珍貴囘憶錄全部,特鄭重發表出來,內容生動翔實,以饗關心民國動亂史實的春秋廣大讀者。 唐生智暗中扶植共黨 自民國十五六年間共產黨的毒素滲入湖南以後,於短短的時期中,在湘省各地尤其是長沙城,建立了許多非法武裝組織,如:農民協會的「赤衛隊」,工會的「糾察隊」、「婦女隊」等,鬥爭屠殺,無所不爲,把整個湖南社會的秩序弄得極度的恐怖。其所以釀成禍亂的最大原因,就是由於當時主持湖南省政且握有軍權的唐生智在暗中放縱扶持。唐氏自蔣介石總司令由廣東北伐、攻克衡陽後,受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長,兼北伐軍前敵總指揮;可是唐之爲人,天生反骨,狂妄成性,從不知革命爲何物,當時對蔣總司令不過陽奉陰違,而與共黨分子則暗中勾搭,搞風搞雨。隨後,寧漢分裂,武漢政權派唐爲北伐軍總司令。唐利慾薰心,大有不可一世之概。其本人盤據武漢,而其所主持的湘省政權,則派其部下張翼鵬與周斕先後代理。張周都是唐的幕僚,雖明知唐扶植共黨的行爲不當,但揚言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所以盤據湘省的共黨,抓着這個機會,藉着「聯俄、容共、扶植農工」三大政策的口號,毫無顧忌的亂幹起來。

1926年1月15日,蒋介石提出辞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职务 何应钦 第三任军长刘峙 师长罗列 军长陈鞠旅

1926年1月15日,蒋介石提出辞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职务 日期:2017-03-01 16:11:00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网 作者:贾晓明 字号:【小】【中】【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1926年1月15日,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以“专心致力于军校事业,一心办学”为理由,向军事委员会提出辞去国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职务的呈文,5天后得到批准。   国民革命军第1军源自黄埔军校教导团,是国民党第一个成建制的正规部队,有“天下第一军”之称(其中包括“天下第一师”和“天下第一旅”);因其是蒋介石的“起家血本”,大批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都在其中任过职。多年来,蒋介石特别注意培养该军对自己的忠诚,在很多人看来,甚至达到 “忽视能力、只看忠心”的地步。该军绝大部分将领对于蒋介石的忠诚可以用“愚忠”来形容,第1军也因此被称为“蒋介石的御林军”。该军在北伐战争、十年内战以及抗战初期取得过一定战绩,特别是在1938年淞沪会战中大部分官兵壮烈殉国,体现出第1军对国家的高度忠诚。但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第1军战斗力大幅下降,到了后来根本不被解放军列入国军五大主力,其“天下第一军”的头衔还差点被孙立人的新1军抢走。难怪有人指出:第一军的“天下第一”称号来源于这支部队对于蒋介石的忠诚度,和战斗力无关。   剥夺不忠诚者的兵权   1926年1月蒋介石辞去第1军军长职务后,由何应钦接任军长。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师参加北伐,其余部队留驻广东。1926年9月,何应钦率第1军所余各部北伐攻闽,此后又参加了江西、江浙的战斗,在占领南京后,向山东挺进。1927年7月下旬,北洋军反攻,占领徐州,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亲自组织反攻失败,北伐军撤回苏南。   徐州战败后,武汉国民政府准备派兵讨伐南京蒋介石的消息传来,而南京方面的李宗仁、白崇禧和蒋介石貌合神离,使蒋介石受到很大打击。而此时掌握第1军兵权的何应钦虽然一直听命于蒋介石,但也不满蒋介石的专横跋扈,在“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曾密令何应钦相机将白崇禧部缴械,何应钦竟没有执行密令。蒋介石于是怀疑何应钦和李宗仁、白崇禧勾结。   在此形势下,蒋介石为了考察何应钦的忠诚度,于8月11日在南京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议上提出下野。李宗仁、白崇禧表示赞同,蒋介石本来希望何应钦带头挽留,但何应钦却说他同意李、白的意见,让蒋介石深感失望,于是以

鄧錫侯、楊森、劉文輝 劉成勛 田頌堯

劉元彥:回憶我的父親劉文輝 2016/03/07 來源:世紀歷史 晚年劉文輝在看人民日報 作為川系軍閥的代表,劉文輝曾經歷了軍事的起起落落和政治的波譎雲詭。長子劉元彥出生時,正值劉文輝軍事生涯的頂峰。如今年近八旬的劉元彥在北京一座普通的居民樓里過著他安靜的晚年。劉元彥退休前任人民出版社編輯,說話間眉眼總帶著笑,很難想像這是一位出生軍閥之家、當年曾有優裕生活的「大少爺」。 劉氏家族與川系軍閥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劉湘和我父親劉文輝一起構成雄踞四川的軍閥勢力。父親1895年1月出生於四川大邑一農民之家,是6個兄弟中排行最小的一個。1916年,父親在保定軍校第二期讀完炮科後,便回四川,開始了軍人生涯。 劉氏家族的軍閥源頭應該從劉湘說起。劉湘的祖父跟我祖父是親兄弟,所以從輩分上講,我跟劉湘是同輩,父親雖然比他還小5歲,但是劉湘的堂叔。1909年劉湘從四川速成軍校畢業後,經辛亥革命、北洋軍閥混戰後,他逐步成為四川地區的最高統治者。 父親在各派系軍閥混戰中,地位進一步上升。1929年當上了四川省主席,那時已擁有7個師,20多個旅、14萬軍隊、81個縣的地盤。而此時的劉湘任四川善後督辦、21軍軍長,他們成為四川的主要統治者。 早期,父親與劉湘是相互扶植的,他們聯手打掉四川境內以楊森為主的其他軍閥。聯手滅掉了其他勢力後,他們之間卻慢慢對立起來。 根據父親的談話,我分析,他們的矛盾在於,父親不甘於只在四川發展,他跟劉湘商量兩人中一人出去打仗,另一個留在四川當後援。但劉湘自己不想出去,也不想讓父親出去。另外,父親24軍的主要將領都是保定系的,而劉湘是從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畢業的。兩人的政治意圖不一樣,劉湘保守些。他們與蔣介石之間的關係也不一樣。父親與蔣介石的矛盾由來已久。而劉湘當時則是支持蔣介石的。 1931年,父親從英、日等國購進武器和飛機散件,從上海起航經萬縣港被劉湘扣留。二劉間矛盾於是激化到不可調和。1932年10月1日,劉湘向駐南充的父親部隊打響了第一槍,從而揭開了二劉大戰序幕。這場叔侄之戰,是四川軍閥400多次戰爭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混戰,動用兵力30餘萬人,四川大小軍閥幾乎全部捲入。這場持續近一年的戰爭,以父親的戰敗而告終,他帶著僅存的12個團從成都退到雅安。不甘就此沉淪的父親開始籌劃他的另一個領地———西康。 1938年,劉文輝與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