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利用解密档案撰述的历史著作----《20世纪3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

利用解密档案撰述的历史著作----《20世纪30年代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 http://www.archives.sh.cn/slyj/mzjd/201401/t20140130_40253.html 2015-11-23 许金生 史学研究 史学研究 微信号 The-New-History 【新书介绍】《近代日本对华军事谍报体系研究(1868-1937)》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7月1日) 平装: 42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9111705 条形码: 9787309111705 编辑推荐 近代日本对华谍报活动极其猖獗,危害极大,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了近代日本是如何全面开展对华谍报活动以备战侵华的,国人可由此加深对日本侵华历史的认知。 作者简介 许金生,1962年生于江苏如皋,1981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8年获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学位,2009年获日本立命馆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兼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近代中日关系史等。著有《近代上海日资工业史》(学林出版社,2009年)等。发表论文40余篇。 -------------------------------------------------------------------------------- 目录前言 第一章 近代日本对华扩张思想、国防方针与谍报计划 一、明治初年的对华扩张思想与鸟尾小弥太的谍报计划 二、“假想敌国”清国与桂太郎等的对华扩张思想、谍报计划 三、“北守南进”思想、国防方针与对华谍报计划 四、1918年、1923年国防方针的修改与对华谍报计划 五、参谋本部对华年度谍报计划的构成要素 六、20世纪20年代起参谋本部对华谍报计划的内容 七、参谋本部对华谍报计划个案分析——以兵要地图测绘为例 小结 第二章 日军中央情报机构与对华谍报 一、参谋本部 1.参谋本部设立前陆军的对华谍报机构 2.参谋本部设立后的对华谍报机构 3.参谋本部中国班的专设 4.参谋本部的特殊谍报部门——陆地测量部 二、海军军令部 1.明治初中期的海军省与对华谍报 2.海军军令部与对华谍报机构 3.海军的特殊谍报部门——水路部 小结 第三章 在华专业谍报主体的形成、发展与活动 一、参谋本部等陆军中央直系系统 1.专业谍报组织的形成、发展与活动 2.驻华使馆武官、使馆武官辅佐官制度与对华谍报 3.留学生、研究员、驻在员制度与谍报活 小结 二、海军军令部等海军中央直系系统 1.专业谍报组织的形成、发展与活动 2.驻华使馆武官、使馆武官辅佐官制度与对华谍报 3.留学生与谍报活动 小结 第四章 在中国及其周边的军事组织、军人群体与对华谍报 一、长期驻军与对华谍报 1.华北军 2.关东军 3.台湾军 4.朝鲜军 5.汉口派遣队 6.青岛守备军 7.旅顺要港部 8.上海陆战队与上海海军特务机关 小结 二、短期派兵与谍报 1.甲午战争以及临时占领期间 2.镇压义和团运动期间 3.日俄战争期间 4.1928年侵占山东期间 小结 三、其他军事组织、军人群体与对华谍报 1.日本来华军舰与谍报 2.应聘将校与谍报 小结 第五章 谍报手段 一、公开情报 1.中央情报机构与公开情报的收集 2.各谍报主体与公开情报的收集 3.日军收集公开情报的特点 小结 二、人力情报 1.以人力秘密获取 2.以人力半公开或公开获取 3.日军“人力情报”的特点 小结 三、技术情报 1.甲午战争前后的活动 2.日军在华无线电谍报网的建立 3.无线电谍报的成果 小结 第六章 谍报的处理与报知 一、中央情报机构的谍报处理部门 1.陆军系统 2.海军系统 二、中央情报机构谍报的报知形式和对象 1.随时性报知的形式和对象 2.长期性报知的形式和对象 小结 结语 附录 一、日本陆海军长期在华谍报员表(1873—1904) 二、日本陆海军驻华使馆武官、武官辅佐官、驻在武官、特务机关(1875—1937) 三、关东军军事谍报实施计划(1926) 四、昭和二年度朝鲜军谍报计划 五、南清舰队报告(1907年1月—1908年11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1927粤军与南昌起义

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程潜 第1方面军总指挥 唐生智 四军一些高级军官如陈可钰 北伐3军副军长12师师长,率10师师长陈铭枢 12师师长张发奎 团长叶挺 、薛岳等人的反对 第2方面军总指挥 张发奎 参谋长 政治部主任郭沫若 秘书长:高语罕 第4军军长黄琪翔 参谋长叶剑英 政治部主任廖乾吾 12师长:缪培南 李汉魂 26师长徐志锐 第11军军长 朱晖日 副军长兼24师师长叶挺 25师 703团团长周士第 连长林彪 26师未起义 蔡廷锴蒋光鼐 81后11军军长叶 党代表聂荣 第20军军长贺龙 81后党代表廖乾吾 81后9军副军长朱德,党代表朱克靖 吉安 新编2师师长叶剑英,去4军军部,北伐河南回来后,什编第2方面军后,得任4军参谋长。 张发奎闻变,亲率十一军军长朱晖日乘火车由九江至马回岭,企图阻止二十五师参加暴动。不料该师七十三团团长周士第已率部起义,正在向南昌开进途中。与张发奎等相遇,将其卫队全部缴械。张发奎和朱晖日狼狈不堪,只好步行返回九江。 第3军军长朱培德 围剿军 广州政治分会主席 李济深 第8路军总指挥(粤桂及中央军) 广西省主席 15军军长黄绍竑 前敌总指挥 桂军师长 吕焕炎 第8路:战后黄艄公担任总指挥 11师长:陈济棠东路粤军总指挥 新编第2师长:薛岳+2团张瑞贵补充团广西人张飞 +香翰屏团 师长:许景唐 中央军 33军长钱大钧 桂系师长黄旭初 第5军军长徐福林 张发奎决定全力以赴,任命黄琪翔为前敌总指挥,率第四军主力第十二师缪耀南、第二十六师许志锐部开赴西江肇庆、梧州一带,进击黄绍■;其余主力部队也都悉数开赴广州外围,以防进犯之敌。广州城防务由叶剑英负责。这样,广州城内,敌人非常空虚,只剩下教导团、警卫团和其他少数部队,一时成了“不设防的城市”,这就给广州起义造成了极好的时机。 1927南昌暴动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9/08/01/901000.html 1927年后,宁汉沪合流,张发奎图谋广东,叶挺叶剑英广州起义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9/08/13/903453.html 19279潮州,汤坑 三河坝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9/08/05/901311.html   叶...
汉年功高深知内情而蒙冤至死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370601.html (一)王明《中共50年》中的记载            王明(陈绍禹)于 1974年在莫斯科出版《中共50年》,该书对潘汉年会见汪精卫的事有如下一段报道: 「在1940年10月的一个夜里,我在延安和毛泽东有如下一段谈话:     他(注:毛泽东)说: 『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建议成立英美法苏反对德意日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事态的发展证明这是错误的。 应当做的事不是去搞什么英美法苏联盟,而应搞德意日苏的联盟。 』     我(注:王明)问:『为什么?』         他回答说:『- - -这你可能说我是主张亲法西斯路线的,不是吗?这我不怕。 至于中国应当建立同日本人和汪精卫的统一战线,以反对蒋介石,而不应当建立你所建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你也错了。 』     他就这样似请求非请求地,终于在《新中华报》上发表了他这篇文章。-     至于对内政策,毛泽东事先不让党中央政治局知道,私自通过中共中央军委电台,   命令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以他的名义派出代表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谈判共同反蒋的问题, - - -蒋介石的情报机关当时利用毛泽东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相勾结的事实为武器进行反攻宣传。- - - (三) 会见之后,国民党的消息与反应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时,   国民党军统戴笠手下打入汪伪政权的鲍文沛与潘打了个照面。 鲍文沛事后立即呈报戴笠与蒋介石。 他们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密切观察中共的动向,同时在报纸登出这个消息,攻击中共勾结日本,破坏抗战。 但中共中央立即否认潘与汪会见之事! (四)会见之后,中共内部的消息及措施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谈后,   中共潜伏在汪伪政权的地下工作人员也获得此消息,十分诧异。 于是立即呈报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长胜,刘则立即呈报时任华中局...
  揭秘:孙中山临终写了3份遗嘱 都是写给谁的 相关主题 ●  宋庆龄晚年回忆:与孙中山结婚并非因为爱上他 ●  人大代表专门骑车上两会被疑作秀 回应是租的(图) ●  大多伦多商团明年5月访华 五大市长有谁同行 ●  男子穿迷彩服开假军车售假军靴:手一撕就破 ●  廖仲恺嫡孙:家中已三代人居要职 望儿孙勿从政 ●  保守党推迟复会打经济牌 叶礼庭斥其为讲笑话 ●  浙江80后老板买十台玛莎拉蒂奖励员工 ●  从经济刺激返回预算控制 联邦内阁改组十人易位 ●  黄飞鸿与十三姨的真实照片!真正的黄飞鸿长这样 ●  史海:孙中山原配夫人的人生 在澳门终老(图) ●  北京中轴线偏移之谜:并非正南正北 指向元上都(组图) ●  台舆论争议孙中山传记片 到底是"人"还是"神" ●  北京将打通完整中轴线 铛铛车有望开到永定门(图) ●  台学者呼吁设立“孙中山和平奖”争取话语权(图) ●  一家三口为上访在京流浪20年 每天到信访局登记 ●  盘点孙中山家族后人:多居海外低调平静生活(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孙中山 话题: 商团 话题: 国民党 话题: 广州 话题: 陈廉伯 1 (共1页) o***s 发帖数: 42149 1 孙中山的病情日趋恶化,国民党人商议预备遗嘱,由汪精卫、鲍罗廷、陈友仁起草和记录的遗嘱共有三个:《总理遗嘱》《致苏联遗书》和《家事遗嘱》。 1937年9月,毛泽东在《国共合作后的迫切任务》中指出:“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是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这一切正得益于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得益于孙中山重新阐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最后的政治遗产,也是“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胜利的革命的旗帜”。 孙中山欢迎俄国人对中国人的帮助 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虽然仍在寻求日、德、英和美国的援助,但是,列宁和苏维埃已引起他极大的兴趣。早在1918年夏,孙中山便以党的名义致电列宁说,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俄国存在八个月之久,这个事实给了东方人民以希望,一个类似的新的制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