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马家辉:陈公博的遗书和《苦笑录》最后一页 大家专栏马家辉2014-03-20 11:31我要分享0 [摘要]《陈公博诗集》正是历史的一个文艺侧影,透过诗文,映照出大时代里的一号大人物,在种种转折之间的暧昧心情。胡兰成曾经感慨,若不以成败立论,太平天国与清军,皆有故事可传。 马家辉:陈公博的遗书和《苦笑录》最后一页 资料图:陈公博(1892年10月19日-1946年6月3日),早年曾参加中国共产党,不久后脱党,入国民党,日军侵华后,追随汪精卫,系汪伪政权二号人物。 本文作者:马家辉,香港著名作家、学者、传媒人。香港文化、娱乐领域的跨界英雄,港台双栖作家的典范。 香港的书店内最近出现一本小书,灰啡色封面的,极古雅的设计,远看还以为是线装书,但不是,只是普通的装订印刷,可作者曾是一位非常不普通的大人物,姓陈,名公博;书名就是《陈公博诗集》。 陈公博,汪伪政权的二把手,日本战败后,他被判死刑,行刑前,许多“汉奸”都被吓得小便失禁或哭哭啼啼,几乎只有陈公博是镇定的,抬头望天,心清自在,只因他自觉问心无愧。 诗集收录了陈公博写给亲属的遗书,自道: “对于国家已尽时代之使命,对于人民已尽保卫之责任,对于朋友已尽生死之道义, 心事已了,死无足惜。我不自惜,故不再望家庭惜之,且更不再望朋友及人民惜之。我自问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心胸坦然,从容以就死……我无财产,我更无遗言。平生言行,足以为人法者颇多。而数年于此,亦不能谓无遗爱在民,当世必有知我者,是非不必俟诸盖棺始定也。” 陈公博出生于1892年,福建佬,老爸做过广西提督,由福建移居广州,他乃在广州成长,少年习武,刀剑枪棍皆精,曾经以一敌众,打伤过几个八旗子弟;更是文武双全,写诗赋词,经济律法,皆通晓,在北京大学读书时,迷上马克思主义,回到广州,成为共产党支部负责人,1921年更代表广州前赴上海出席第一届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共元老之一。 但翌年,退党了,出国读书,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再回中国,加入国民党,受知于汪精卫,其后汪与蒋翻脸,陈公博本不赞成跟日本人合作,但眼看老领导孤立无援,于心不忍,毅然选择跟随,心想到了南京,虽受日本人控制,终究能做多少算多少,日后的事,日后再说。 就这样,日后便成历史。《陈公博诗集》正是历史的一个文艺侧影,透过诗文,映照出大时代里的一号大人物,在种种转折之间的暧昧心情。胡兰成曾经感慨,若不以成败立论,太平天国与清军,皆有故事可传;汪伪政权和蒋氏国民政府,亦皆有可传之人。真的,可传者太多了,百年之后,若有创作空间,中国影视制作人不愁欠缺题材。 这书里,除了有诗,也有文,上面摘引的临终家书是其一,另有一篇短文章,亦极有意思,那是《苦笑录》的最后一页,为原书所缺,重见天日,令人悬想殊多。 陈公博写过两部回忆录,《苦笑录》是一部,写成于1939年,地点在香港,但未出版他已前赴上海跟随汪精卫下海,书稿其后收藏于哥伦比亚大学,到了1979年始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可由于排字工友疏忽,遗漏了最后一页;三十五年后,终见世人。 第二部回忆录叫《狱中自白书》,成书于1946年,乃其于待审之际和行刑之前的哀鸣挣扎,跟《苦笑录》相比,文笔多了悲愤,感染力量极深,让我们清楚看见一位政治文人于乱世里的暧昧抉择如何受限于判断与环境,他做了一些事情,事情结局却不如其所愿,既因环境变化,亦因判断误差,求仁不一定得仁,反终成“奸”,替自己的生命留下苍凉的话题。 《苦笑录》最后一页题为《在重庆渡江船上遇张群,交谈几句后》。张群是蒋介石的资深军师,从大陆赴台后,做了二十多年“总统府”秘书长,颇多故事,有机会再谈这老小子。今天先谈陈公博。据陈公博忆述,张群在船上有过感叹:“中日实在毋须乎打仗的,不过我们错过了许多机会……那时日本真要寻出一条解决中日问题的途径……只是蒋先生不肯答应罢了!” 为何不答应? “还不是为着西安事变吗?蒋先生精神上做了共产党的俘虏了!”张群道。 这段特别有意思。我一直相信,汪精卫陈公博之类的错误判断在于以为真的能够与虎谋皮,以为日本真的有诚意在和平状态下给他们“高度自治”,殊不知,连蒋介石身边智囊其实亦作此想,不可谓不天真烂漫。在1930年代的形势下,日本人是不会鸣金收兵的,因为他们的军国主义者不肯,因为他们的资本集团不愿,因为他们的所谓天皇不甘心,中日之仗,终究要打,妄想能跟日本和谐合作,如果不是书生之见,便是潜意识的怕死怕输。 而说到底,世上有些事情,毕竟没法把输赢放在前面考虑,甚至,根本不必考虑。强霸来了,除了打,除了抗,没有其他可能了。为现实,为道理,都如此。中国八年抗战,是宿命,而惨胜,亦是。请记取历史教训。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 国际中文学院 # 文化 # 见识 # 认知力 欢迎合作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发展推广基地 世界华人交流协会文化委员会主办 合作电邮: gjzwxy @gmail.com 合作 Wh atsApp/ 手机短信: +85253044583 官网: https://gjzwxy.wordpress.com/ 合作: https://gjzwxy.blogspot.com/ 电报群: https://t.me/gjzwxy 视频网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8Pa_QGhhFUgXeLGjBotHA 国 际 中文学院学 习 会 视频 网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bX_x3Iebmo3i-WA01vaaQ 国际中文学院International Chinese College外联 https://internationalchinesecollege.blogspot.com/ 国际中文学院等院校欢迎合作 https://gjzwxy.blogspot.com/search?updated-max=2019-12-11T13:02:00-08:00&max-results=7 国际中文学院 创办 2 级机构说明 https://gjzwxy.blogspot.com/search?updated-max=2019-12-11T13:02:00-08:00&max-results=7 推特: https://twitter.com/gjzwxy 2 INTERNATIONAL  CHINESE  COLLEGE 国际中文学院 @gjzwxy 2 # 国 际 中文学院 # 中文学院 #chinese #college # 文化 # 国学 # 佛学 # 历 史 # 哲学 # 社会 # 人文 # 战 略 # 成功 # 谋 略 # 传统 文化 # 现 代人文 # 传统 技 术 # 玄学 # 易 经 # 中医 # 武 术 # 书 法 # 书 画 欢迎各地合作书院、研究院、学堂、讲座、论坛、电视 等 文史哲国儒佛道文化战略社会人文等各学院学会、研究院所中心研究会,欢迎合作。欢迎导师助教研究员院所会长中心主任秘书

西北局

這是共產國際整體計畫的一個小部分,核心部分是https://t.co/KSIEgqm4Nv 是的,「1934年夏,共产国际驻上海的远东局军事代表弗雷德回到莫斯科,……就中国红军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提交了他的建议书。在这份建议书中,弗雷德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中国红军向西北发展的战略意义。」 相应的,中共中央撤出上海,大批人员向华北转移。 https://t.co/ylLwXtfzK7 「根据几年来斗争的经验,红军的发展极度需要来自国外的援助,而这种援助只能通过加强中共在西北的工作和红军向西北发展的战略来实现。为此,弗雷德提议,立即在苏联中亚细亚的阿拉木图组织由中共军政领导人和共产国际联络部人员联合组成的中共西北局,https://t.co/CJFH42JaJw 习仲勋与云泽(乌兰夫)的交情,源头就在胡景翼。 当然还有内蒙古大青山至陕西榆林的苏联援助交通干线的亲密合作。 他们都是深受苏联信任的。 https://t.co/XqCIEoGIPu 开始调查通过新疆、外蒙等地派遣人员到中国西北各省发展游击战争的可能性,直接援助陕北的红二、六军,并通过他们接通四川红军。」 1934年夏,共产国际驻上海的远东局军事代表弗雷德回到莫斯科。在和各方面负责人交谈之后,他很快向共产国际副总书记兼联络局局长皮亚特尼茨基就中国红军的未来发展方向问题提交了他的建议书。在这份建议书中,弗雷德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中国红军向西北发展的战略意义。 弗雷德在这一文件中明确提出,目前红军及苏区在中国南方,包括在江西的发展都遇到了严重的困难,中国革命当前最具发展前途的根据地是在四川。但四川的工作还远不能令人满意,它在各方面的工作都相当薄弱,不能适应建立巩固根据地的要求。特别重要的是,根据几年来斗争的经验,红军的发展极度需要来自国外的援助,而这种援助只能通过加强中共在西北的工作和红军向西北发展的战略来实现。为此,弗雷德提议,立即在苏联中亚细亚的阿拉木图组织由中共军政领导人和共产国际联络部人员联合组成的中共西北局,开始调查通过新疆、外蒙等地派遣人员到中国西北各省发展游击战争的可能性,直接援助陕北的红二、六军,并通过他们接通四川红军。为此不仅应当从莫斯科派遣一些有能力的和具有主动工作精神的中国干部到中国西北地区去,而且应当考虑派遣一些在苏联远东地区工作的华人干部,包括一些从东北来的游击队成员,通过新疆到中国的西北地区去
半杯馊茶: “饶(漱石)潘(汉年)扬(帆)”旧事碎片 》 分类: 1920年代至1980年代, 地下党, 民国 “饶(漱石)潘(汉年)扬(帆)”旧事碎片 作者:半杯馊茶 001.jpg 上海解放后潘汉年与部分中共上海地下斗争党组织领导成员合影。前排左起:王尧山、沙文汉、刘长胜、刘晓、潘汉年、刘少文、吴克坚。后排左起:赵先、张毅、刘人寿、张承宗、王清、黄景荷 1963 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 刑事审判庭对潘汉年所作的判决书中,除了叛徒和汉奸罪名之外,还有一条重要的罪状指证潘汉年在上海解放之后,掩护以胡均鹤为首的大批“中统”潜伏特务和反革命分子,并向台湾提供情报…“被告人利用副市长职权,把胡均鹤安置在上海市公安局‘情报委员会’做主任,使胡等在上海市公安局内引进了职业特务、反革命分子达三千多人,其中特务机关组、站长以上的特务骨干分子就四百多人,这些反革命分子利用合法身份进行种种阴谋破坏活动”。此项罪名,何等惊人。事实如何呢?使用胡均鹤是运用“以特反特”的逆用敌特工作策略,其结果是加速了在沪国民党和汪伪历史特务的全盘覆灭。其中一部分有罪恶、有民愤的,早在潘汉年被捕四年以前的1951 年,结合镇反运动已悉数捕办,受到了应得的惩处。 002.jpg 最高人民法院撤销对潘汉年错误判决的刑事判决书,宣告潘汉年无罪 胡均鹤是什么人? 甪直,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读不准确它的名字的小镇,坐落在江苏与上海之间。1907年夏天的一个早晨,一个世代务农的贫困家庭里,降生了一个男孩。他,便是胡均鹤。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中国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胡均鹤是在苏州长大的,他从小便失去了父亲,靠母亲替大户人家当佣人挣钱糊口。他的叔叔出钱帮助他念完了小学。胡均鹤从14岁开始,就到上海的一家小酱油店里去当学徒,以后还曾到卖旧衣服的小店里当过店员。 上海,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1919年6月,上海工人率先起来罢工,支持爱国学生运动。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早期的领导人刘华在沪西办了所工友俱乐部,胡均鹤不甘寂寞,也时常到俱乐部里去活动,与刘华成了好朋友。 1925年,上海爆发了著名的“五卅”运动,在刘华的影响下,胡均鹤积极参加了“罢工、罢市、罢课”的三罢运动。也就在这一年,他由瞿秋白的弟弟瞿景白和李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0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