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世璜(1889年-1927年),字肇周,江西省石城縣人,北伐戰爭期間曾主政江蘇省。民國十五年率部加入了北伐之戰,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他率領北伐,首先拿下贛州,然後分兵兩路,一路擊潰閩西,一路攻克撫州並協攻南昌,戰果輝煌。 賴世璜(1889年-1927年),字肇周,江西省石城縣人,北伐戰爭期間曾主政江蘇省。民國十五年率部加入了北伐之戰,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他率領北伐,首先拿下贛州,然後分兵兩路,一路擊潰閩西,一路攻克撫州並協攻南昌,戰果輝煌。 經歷 1909年畢業於江西陸軍小學,升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1912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但是在1913年10月遭開除。而後重新復學,1915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並進入東北部隊服務。 1916年棄職投奔雲南護國軍,擔任李烈鈞副官,後被李烈鈞重用,委任為護國軍第二軍第四師第八旅第三十四團第三營營長。後該軍開赴廣東,討伐袁世凱的代理人龍濟光。 1918年,擔任贛軍第一梯團贛軍第四軍(軍長伍毓瑞)第四支隊支隊長(等同團長位階)。由於廣東都督莫榮新對贛軍與粵軍之不信任,結合舊桂系將領林虎消滅贛軍第四軍,賴世璜成功逃離包圍,在1920年依附陳炯明率領的駐閩粵軍,續任護法贛軍第四支隊支隊長,下轄第一營(營長劉峙)、第二營(營長胡振武)、獨立連(連長謝傑),實際規模約700餘人。1920年護法贛軍第四支隊投入第一次粵桂戰爭,受許崇智率領,攻打東江左岸一帶舊桂系部隊。10月,第一次粵桂戰爭粵軍獲勝,賴世璜部由軍田調往粵北韶關駐防,並受其節制。 粵桂戰爭期間,其率領的第四支隊增編第三營(營長吳建中)與機槍連,戰勝後在1921年增編第四營(營長鐘冠華),總規模增加到1200人。在擴軍期間第四支隊內部出現權力鬥爭,第一營營長劉峙與第二營營長胡振武曾串通想奪取賴世璜之職務。最後賴世璜以擊斃胡振武的親信連長王猛解決此場奪權事件。胡振武因此棄職逃跑,劉峙也因盟友的消失而孤立,最後離職投靠蔣中正。從此賴世璜與劉峙結仇。 由於孫中山大本營參謀總長李烈鈞的策動,賴世璜支持在廣州的護法政府,擴充為護法贛軍第2混成旅。賴世璜任旅長,參謀長為易簡,部下兩個團長為鍾冠華,謝杰,增加機槍連、炮兵連,共有2000多人。其旅駐連縣、連山,提防陸榮廷、沈鴻英部。 1922年,孫中山發動北伐,護法贛軍第2混成旅改名為北伐贛軍第2旅。6月,因陳炯明反孫中山,進入江西省的北伐軍被迫撤退,由於遭到北京政府軍與陳炯明軍的夾擊下,賴世璜決定接受陳炯明部屬洪兆麟勸降,並依附其下。然而陳炯明不久後即被以滇軍、舊桂系等軍隊構成的討賊軍擊敗。因此賴世璜私下向孫中山輸誠,孫中山派遣李烈鈞改編部隊,為中央直轄第4師。 但在1923年7月,賴世璜決定背叛孫中山依附回陳炯明麾下,部隊改稱救粵軍贛軍第1師,並攻打原先的效忠部隊東征討賊軍。其背叛的酬庸是得到漳州、龍岩一帶之統治權,成為小型軍閥。賴世璜利用這些地盤的收入,將贛軍擴編為救粵軍贛軍,自兼軍長。 1924年,與方本仁結盟逼退蔡成勳。方本仁為了酬謝,向北京政府提出委任命令,1925年2月,北京政府任命賴世璜為江西陸軍第四師師長,下轄步兵第7旅、第8旅,總規模有4,000餘人。 1925年3月,賴世璜開始向廣州國民政府輸誠,1926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由熊式輝作為代表與賴世璜在江西瑞金談判,不久賴世璜宣布投靠廣東國民政府,其部隊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一師,1926年8月該部隊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 在北伐軍進攻南京之前,孫傳芳曾密函給賴世璜策動其反叛,並允諾事成將給予江西督軍酬謝,此事被十四軍政委熊式輝密告給白崇禧,因此賴世璜開始被軍事委員會層峰給懷疑。隨後熊式輝亦被賴世璜免職,與國民政府的關係日益緊張,且賴世璜與白崇禧之間也多次出現爭執,在未依附國民政府的幾個主力派系的情況下,賴世璜並無有力後台。 在寧漢分裂期間,賴世璜與汪精衛之間有所聯繫,這引發了南京政府的疑懼。1927年9月29日晚十點半,在上海火車站被劉峙所派的憲兵抓捕。搜身時直接搜查出汪精衛給其信件,當場被何應欽扣押。數日後,被以「剋扣軍餉,畏縮不前」罪被逮捕,旋解送南京審訊,被免去本兼各職。被捕後,李烈鈞、熊式輝等曾經多方營救,均無結果。 12月31日晚十二點,被白崇禧控制的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法處判處死刑,執行槍決。時年38歲。賴世璜作絕命詩:「軍營世界亂忙忙,錯認迷途是故鄉。識得本來真面目,此身原來臭皮囊。」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番號被撤銷,一部分人在此時脫離部隊轉入新桂系麾下,殘存部隊編入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熊式輝任副軍長兼第1師師長。 家庭 賴世璜的弟弟,賴世琮任於國民黨第五師第九旅二十五團團長 賴世璜有五個兒子,賴才梅,賴才福,賴才鑫(字天傑),賴才蘇。 賴天傑(1925-1969)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曾任國民政府某部上校團長。安葬於澄清湖國軍忠靈塔。 參考書目 賴盛庭主編:《石城縣志》,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顯示]閱論編 江西行政長官(1912年至今) 分類:1889年出生1927年逝世中華民國江西省主席中華民國陸軍上將石城人賴姓
汉年功高深知内情而蒙冤至死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370601.html (一)王明《中共50年》中的记载 王明(陈绍禹)于 1974年在莫斯科出版《中共50年》,该书对潘汉年会见汪精卫的事有如下一段报道: 「在1940年10月的一个夜里,我在延安和毛泽东有如下一段谈话: 他(注:毛泽东)说: 『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建议成立英美法苏反对德意日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事态的发展证明这是错误的。 应当做的事不是去搞什么英美法苏联盟,而应搞德意日苏的联盟。 』 我(注:王明)问:『为什么?』 他回答说:『- - -这你可能说我是主张亲法西斯路线的,不是吗?这我不怕。 至于中国应当建立同日本人和汪精卫的统一战线,以反对蒋介石,而不应当建立你所建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你也错了。 』 他就这样似请求非请求地,终于在《新中华报》上发表了他这篇文章。- 至于对内政策,毛泽东事先不让党中央政治局知道,私自通过中共中央军委电台, 命令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以他的名义派出代表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谈判共同反蒋的问题, - - -蒋介石的情报机关当时利用毛泽东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相勾结的事实为武器进行反攻宣传。- - - (三) 会见之后,国民党的消息与反应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时, 国民党军统戴笠手下打入汪伪政权的鲍文沛与潘打了个照面。 鲍文沛事后立即呈报戴笠与蒋介石。 他们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密切观察中共的动向,同时在报纸登出这个消息,攻击中共勾结日本,破坏抗战。 但中共中央立即否认潘与汪会见之事! (四)会见之后,中共内部的消息及措施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谈后, 中共潜伏在汪伪政权的地下工作人员也获得此消息,十分诧异。 于是立即呈报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长胜,刘则立即呈报时任华中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