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世璜(1889年-1927年),字肇周,江西省石城縣人,北伐戰爭期間曾主政江蘇省。民國十五年率部加入了北伐之戰,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他率領北伐,首先拿下贛州,然後分兵兩路,一路擊潰閩西,一路攻克撫州並協攻南昌,戰果輝煌。 賴世璜(1889年-1927年),字肇周,江西省石城縣人,北伐戰爭期間曾主政江蘇省。民國十五年率部加入了北伐之戰,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他率領北伐,首先拿下贛州,然後分兵兩路,一路擊潰閩西,一路攻克撫州並協攻南昌,戰果輝煌。 經歷 1909年畢業於江西陸軍小學,升入南京陸軍第四中學。1912年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但是在1913年10月遭開除。而後重新復學,1915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並進入東北部隊服務。 1916年棄職投奔雲南護國軍,擔任李烈鈞副官,後被李烈鈞重用,委任為護國軍第二軍第四師第八旅第三十四團第三營營長。後該軍開赴廣東,討伐袁世凱的代理人龍濟光。 1918年,擔任贛軍第一梯團贛軍第四軍(軍長伍毓瑞)第四支隊支隊長(等同團長位階)。由於廣東都督莫榮新對贛軍與粵軍之不信任,結合舊桂系將領林虎消滅贛軍第四軍,賴世璜成功逃離包圍,在1920年依附陳炯明率領的駐閩粵軍,續任護法贛軍第四支隊支隊長,下轄第一營(營長劉峙)、第二營(營長胡振武)、獨立連(連長謝傑),實際規模約700餘人。1920年護法贛軍第四支隊投入第一次粵桂戰爭,受許崇智率領,攻打東江左岸一帶舊桂系部隊。10月,第一次粵桂戰爭粵軍獲勝,賴世璜部由軍田調往粵北韶關駐防,並受其節制。 粵桂戰爭期間,其率領的第四支隊增編第三營(營長吳建中)與機槍連,戰勝後在1921年增編第四營(營長鐘冠華),總規模增加到1200人。在擴軍期間第四支隊內部出現權力鬥爭,第一營營長劉峙與第二營營長胡振武曾串通想奪取賴世璜之職務。最後賴世璜以擊斃胡振武的親信連長王猛解決此場奪權事件。胡振武因此棄職逃跑,劉峙也因盟友的消失而孤立,最後離職投靠蔣中正。從此賴世璜與劉峙結仇。 由於孫中山大本營參謀總長李烈鈞的策動,賴世璜支持在廣州的護法政府,擴充為護法贛軍第2混成旅。賴世璜任旅長,參謀長為易簡,部下兩個團長為鍾冠華,謝杰,增加機槍連、炮兵連,共有2000多人。其旅駐連縣、連山,提防陸榮廷、沈鴻英部。 1922年,孫中山發動北伐,護法贛軍第2混成旅改名為北伐贛軍第2旅。6月,因陳炯明反孫中山,進入江西省的北伐軍被迫撤退,由於遭到北京政府軍與陳炯明軍的夾擊下,賴世璜決定接受陳炯明部屬洪兆麟勸降,並依附其下。然而陳炯明不久後即被以滇軍、舊桂系等軍隊構成的討賊軍擊敗。因此賴世璜私下向孫中山輸誠,孫中山派遣李烈鈞改編部隊,為中央直轄第4師。 但在1923年7月,賴世璜決定背叛孫中山依附回陳炯明麾下,部隊改稱救粵軍贛軍第1師,並攻打原先的效忠部隊東征討賊軍。其背叛的酬庸是得到漳州、龍岩一帶之統治權,成為小型軍閥。賴世璜利用這些地盤的收入,將贛軍擴編為救粵軍贛軍,自兼軍長。 1924年,與方本仁結盟逼退蔡成勳。方本仁為了酬謝,向北京政府提出委任命令,1925年2月,北京政府任命賴世璜為江西陸軍第四師師長,下轄步兵第7旅、第8旅,總規模有4,000餘人。 1925年3月,賴世璜開始向廣州國民政府輸誠,1926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由熊式輝作為代表與賴世璜在江西瑞金談判,不久賴世璜宣布投靠廣東國民政府,其部隊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一師,1926年8月該部隊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 在北伐軍進攻南京之前,孫傳芳曾密函給賴世璜策動其反叛,並允諾事成將給予江西督軍酬謝,此事被十四軍政委熊式輝密告給白崇禧,因此賴世璜開始被軍事委員會層峰給懷疑。隨後熊式輝亦被賴世璜免職,與國民政府的關係日益緊張,且賴世璜與白崇禧之間也多次出現爭執,在未依附國民政府的幾個主力派系的情況下,賴世璜並無有力後台。 在寧漢分裂期間,賴世璜與汪精衛之間有所聯繫,這引發了南京政府的疑懼。1927年9月29日晚十點半,在上海火車站被劉峙所派的憲兵抓捕。搜身時直接搜查出汪精衛給其信件,當場被何應欽扣押。數日後,被以「剋扣軍餉,畏縮不前」罪被逮捕,旋解送南京審訊,被免去本兼各職。被捕後,李烈鈞、熊式輝等曾經多方營救,均無結果。 12月31日晚十二點,被白崇禧控制的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法處判處死刑,執行槍決。時年38歲。賴世璜作絕命詩:「軍營世界亂忙忙,錯認迷途是故鄉。識得本來真面目,此身原來臭皮囊。」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番號被撤銷,一部分人在此時脫離部隊轉入新桂系麾下,殘存部隊編入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熊式輝任副軍長兼第1師師長。 家庭 賴世璜的弟弟,賴世琮任於國民黨第五師第九旅二十五團團長 賴世璜有五個兒子,賴才梅,賴才福,賴才鑫(字天傑),賴才蘇。 賴天傑(1925-1969)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曾任國民政府某部上校團長。安葬於澄清湖國軍忠靈塔。 參考書目 賴盛庭主編:《石城縣志》,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 [顯示]閱論編 江西行政長官(1912年至今) 分類:1889年出生1927年逝世中華民國江西省主席中華民國陸軍上將石城人賴姓
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程潜 第1方面军总指挥 唐生智 四军一些高级军官如陈可钰 北伐3军副军长12师师长,率10师师长陈铭枢 12师师长张发奎 团长叶挺 、薛岳等人的反对 第2方面军总指挥 张发奎 参谋长 政治部主任郭沫若 秘书长:高语罕 第4军军长黄琪翔 参谋长叶剑英 政治部主任廖乾吾 12师长:缪培南 李汉魂 26师长徐志锐 第11军军长 朱晖日 副军长兼24师师长叶挺 25师 703团团长周士第 连长林彪 26师未起义 蔡廷锴蒋光鼐 81后11军军长叶 党代表聂荣 第20军军长贺龙 81后党代表廖乾吾 81后9军副军长朱德,党代表朱克靖 吉安 新编2师师长叶剑英,去4军军部,北伐河南回来后,什编第2方面军后,得任4军参谋长。 张发奎闻变,亲率十一军军长朱晖日乘火车由九江至马回岭,企图阻止二十五师参加暴动。不料该师七十三团团长周士第已率部起义,正在向南昌开进途中。与张发奎等相遇,将其卫队全部缴械。张发奎和朱晖日狼狈不堪,只好步行返回九江。 第3军军长朱培德 围剿军 广州政治分会主席 李济深 第8路军总指挥(粤桂及中央军) 广西省主席 15军军长黄绍竑 前敌总指挥 桂军师长 吕焕炎 第8路:战后黄艄公担任总指挥 11师长:陈济棠东路粤军总指挥 新编第2师长:薛岳+2团张瑞贵补充团广西人张飞 +香翰屏团 师长:许景唐 中央军 33军长钱大钧 桂系师长黄旭初 第5军军长徐福林 张发奎决定全力以赴,任命黄琪翔为前敌总指挥,率第四军主力第十二师缪耀南、第二十六师许志锐部开赴西江肇庆、梧州一带,进击黄绍■;其余主力部队也都悉数开赴广州外围,以防进犯之敌。广州城防务由叶剑英负责。这样,广州城内,敌人非常空虚,只剩下教导团、警卫团和其他少数部队,一时成了“不设防的城市”,这就给广州起义造成了极好的时机。 1927南昌暴动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9/08/01/901000.html 1927年后,宁汉沪合流,张发奎图谋广东,叶挺叶剑英广州起义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9/08/13/903453.html 19279潮州,汤坑 三河坝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9/08/05/901311.html 叶...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