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渊 叶挺称其“是我最好的同志” 浏览次数:627 信息来源:寿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4-06 11:34 字体:[大 中 小] 寿县小甸镇,是安徽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诞生地。小甸集特支纪念馆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师生、党员干部瞻仰、参观和学习,这里记录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光辉事迹,革命烈士曹渊的纪念墓也在其中。近日,记者在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馆,看到墓碑上记录了曹渊烈士热血的一生,虽然短暂,他却为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当日,记者驱车找到了曹渊故居,他的家门侄子曹云普负责曹渊故居的看管工作,得知记者来意,他便引着一行人参观了故居。“这里就是曹氏一门三杰居住的地方,在原址的基础上重新翻修重建的,基本保持了原貌。”曹云普说:“曹家有三位烈士,我们小时候就在这个院子里玩。” 融合小甸集特支纪念馆事迹记录和曹云普的介绍,曹渊烈士短暂却不朽的战斗生涯在记者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曹渊,原名曹俊宽,字溥泉,1902年2月生于寿县小甸集曹家岗。他从小就十分聪明,勤奋好学,由二哥曹少修带着去读私塾。他不仅学习刻苦,还喜欢谈兵论剑。据闻,他曾经手抄孙子兵法十三卷,不时拿出来阅读学习。 1920年,曹渊考入安徽芜湖工读学校,被推选为校学生代表,参加安徽芜湖学生联合会,并成为领导成员之一。1921年,安庆“六二”惨案发生后,芜湖学联声援安庆学生斗争,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在此之间,曹渊始终站在最前列,组织游行,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因此,被校方勒令退学。同年秋,他考入安徽芜湖公立职业学校,被选为校学生会主席。 1922年秋,曹渊发动学生停工、罢课一日,为校方渎职致死的学生举行追悼会,再次被校方开除学籍。他于1923年赴上海大学旁听,思想认识逐步提高。 1924年5月,曹渊和许继慎、王逸常等人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知识,刻苦钻研军事技术。当时,有个别同学对紧张的军校生活和严格的军事训练接受不了,产生畏难情绪。曹渊主动找他们谈心,耐心地劝告他们:“中国革命现渐入正轨,组织薄弱之民众,不能徒手毙敌人,正期待黄埔健儿作为先锋队。我辈到此,生命已献于革命,胥当溅血于帝国主义军阀之前,慰民众之殷望而完吾人之天职,日叹于操作劳苦,岂革命青年之态度哉?”在曹渊的帮助下,这些同学端正了入学动机,学习和训练成绩很快赶了上去。 曹渊在黄埔军校不仅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还善于团结和帮助他人共同进步,所以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入学不久,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亲自参加了接受曹渊入党的小组会,并表示:“曹渊在学校读书期间,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投身党领导的学生运动,现在入党了,今后更要坚决贯彻党的政策,站稳党的立场,做党的忠诚战士,做革命军队的优秀指挥员!” 同年11月,曹渊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派到校部直属新军第一团学兵连任党代表。1925年,部分黄埔军校教职员和学生成立了“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曹渊是该会的骨干分子。2月初,曹渊率领学兵连参加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在迫近棉湖时,及时援助了遭敌人围困的新军第一团先头部队。事后,他神勇的表现受到廖仲恺先生的赞扬。同年6月,东征军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在龙眼洞战斗中,曹渊任一团三营八连连长,率兵袭击敌人成功,一举攻克山巅,挺进广州,抢占白云山制高点,攻克惠州、海丰,挺进潮汕,夺取胜利。曹渊因功晋升为第一军第三师九团一营营长。 1926年5月,曹渊受周恩来指派,被派遣到叶挺独立团任第一营营长,“誓以我热血灌溉革命之花”。6月2日,叶挺独立团二营、三营被敌军围困,曹渊率一营支援,击败敌军6个团,又乘胜追击,于6月5日占领攸县,取得北伐战争中第一次大捷,“铁军”的威名不胫而走。 8月19日,他率领一营作为前卫,迅速到达平江城东北端,随后彻底粉碎汨罗江防线,独立团挺进湖北。据悉,吴佩孚为了阻挡北伐军的前进,拼凑两万余人,亲自部署防御汀泗桥,并组成千余人敢死队攻到北伐军第四军军部附近。26日,叶挺派曹渊率部支援,曹渊率领部队驰援第四军军部,一营经过连续冲杀,将敌军的敢死队击溃,军部转危为安,曹渊和一营受到传令嘉奖。8月27日,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占领咸宁。 8月30日,在攻打贺胜桥战斗中,曹渊指挥一营救出身负重伤的二营营长许继慎,并组织一营、二营官兵与敌军争夺贺胜桥头阵地,打败吴佩孚亲自指挥的敌军主力,打开了通往武汉的最后一道大门——贺胜桥。 9月1日,各路北伐大军云集武昌城下,曹渊率一营为突击前锋,全营大部分官兵在临战前都留下了家书,纷纷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9月5日凌晨,曹渊率一营冒着炮火,竖起云梯,攀登城墙,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大部分官兵壮烈牺牲,曹渊见此情形,便俯身写下紧急报告:“团长,天已露晓,登城无望……但革命军人有进无退,如何处理,请指示。”刚刚写完“渊”字,曹渊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4岁。 据了解,战后,一营191名阵亡将士合葬于洪山公墓。曹渊是党领导的独立团北伐阵亡烈士墓中名列第一的烈士,周恩来和叶挺对曹渊感情颇深,评价极高,周恩来赞扬他“为谋国家之独立,人民之解放而英勇牺牲了,这是非常光荣的。”新中国成立后,曹渊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在曹氏故居的院子中心,记者看到了一处雕塑,曹云普介绍道,这个雕塑呈现的是曹渊牺牲后,叶挺和张云逸来到这里看望曹渊家属时的场景。“这是曹渊的父亲,这是曹渊的妻子。”在他的讲述中,记者也详细知道了这一“北伐名将慰问烈属”的感人故事。 1939年5月,叶挺与张云逸一行专程来到曹家岗看望曹渊家属,曹渊的父亲一听北伐名将叶挺将军前来探望,急忙出门迎接,他上前拉住叶挺的手,激动地老泪纵横。叶挺也紧紧握着老人的手说:“曹渊是我最好的同志,是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一名彪炳千秋的北伐英雄。他的不幸牺牲,您老人家非常难过,我们曾与他一起战斗过的同志们也非常难过,今天我和参谋长张云逸同志,特地来看望您老人家。” 叶挺和张云逸与曹渊的家人坐在一个饭桌上,边吃边聊,十分亲热。曹渊的妻子还向叶挺和张云逸述说了当地党组织对他们的照顾。离开前,叶挺让副官用相机拍下了他们与曹家人的合影,并表示等革命成功后,会再来看望他们。叶挺离开村子时,走了很远才纵身上马,挥手告别,曹家老少和全村的乡亲们含泪相送。 站在曹氏故居的院子中间,绿草如茵,这里有曹渊亲手种下的树,松柏本孤直,如同曹家烈士,他们的英魂与精神世代长存。
1927年4月12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相关主题 ● 1927年,中国人民还是众志成城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 (转载) ● 【腾讯历史】“联俄容共”让孙中山晚年陷入精神分裂 ● 弄了半天,原来周恩来, 朱德, 胡志明, 赵世炎, 陈公培, 吴稚晖, 张申府都是旅居海外的反政府爱民主的老将民运人士(1920年)。 ● 郭飞雄病重 高智晟声援信遭中共封杀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你不知道的真相 (转载) ● Re: 北伐军确实是热血沸腾 (转载) ● 傅国涌:陈布雷之死 ● 驳adgang所谓蒋介石不抗日主义是因为北伐军实力不足一说 (转载) ● 少年邓小平的法兰西岁月 ● 林辉:金陵大学副校长文怀恩被杀的背后 ● 林辉:蔡元培、陈独秀缘何走向反共之路? ● 郭飞雄:关于五月四日举行反日入常游行的申请 ● 林辉:蔡元培、陈独秀缘何走向反共之路? ● 开个题, 小同志们要学习历史啊, 西单墙和45天安门事件是如何处理的? ● 毛泽东的巨款到哪里去了?(转贴) ●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華民國國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自中山先生过世后,民国二十九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孙中山先生尊称为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蒋介石 话题: 国民党 话题: 上海 话题: 共产党 话题: 1927 1 (共1页) i***z 发帖数: 7508 1 党史上的今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器, 疯狂捕杀工 人和共产党员。到4月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这 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从民族资产阶级右翼转 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在此前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相继发生反革命大 屠杀。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萧楚女、 熊雄等先后英勇牺牲。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反革命的“国民政府”,同保持国共合 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