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 陈安宝 ( 上将 第29军军长兼173师师长) ▪ 郝梦龄 ( 上将 第9军军长) ▪ 李家钰 ( 上将 第36集团军总司令) ▪ 饶国华 ( 上将 第145师师长) ▪ 唐淮源 ( 上将 第3军军长) ▪ 佟麟阁 ( 上将 第29军副军长) ▪ 王铭章 ( 上将 第41军代理军长兼122师师长) ▪ 张自忠 ( 上将 第33集团军总司令) ▪ 赵登禹 ( 上将 第29军132师长) ▪ 蔡炳炎 ( 中将 第18军67师201旅旅长) ▪ 陈济恒 ( 中将 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 ▪ 寸性奇 ( 中将 第3军12师师长) ▪ 戴民权 ( 中将 第39军副军长) ▪ 戴安澜 ( 中将 第5军200师师长) ▪ 丁炳权 ( 中将 第8军197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 ▪ 郭子斌 ( 中将 第30暂编师师长) ▪ 高致嵩 ( 中将 第72军88师264旅旅长) ▪ 黄启东 ( 中将 第32师参谋长) ▪ 黄梅兴 ( 中将 第72军88师264旅旅长) ▪ 姜玉桢 ( 中将 第66师196旅旅长) ▪ 蒋志英 ( 中将 浙江台州守备司令) ▪ 阚维雍 ( 中将 第31军131师师长) ▪ 刘桂五 ( 中将 第6骑兵师师长) ▪ 李必藩 ( 中将 第23师师长) ▪ 刘家骐 ( 中将 第54师师长) ▪ 赖传湘 ( 中将 第190师代理师长) ▪ 李翰卿 ( 中将 第74军57师步兵指挥官) ▪ 李巩良 ( 中将 军训部锱重总监) ▪ 刘震东 ( 中将 第5战区高级参谋兼第2路游击司令) ▪ 马玉仁 ( 中将 苏鲁战区第1路抗日游击军司令) ▪ 彭士量 ( 中将 第73军第5暂编师师长) ▪ 庞汉祯 ( 中将 第7军173师519旅旅长) ▪ 齐学启 ( 中将 第38新编师副师长) ▪ 秦霖 ( 中将 第7军173师521旅旅长) ▪ 孙明瑾 ( 中将 第10军第10预备师师长) ▪ 石作衡 ( 中将 第70师师长) ▪ 司徒非 ( 中将 第66军106师参谋长) ▪ 唐聚五 ( 中将 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 吴克仁 ( 中将 第67军军长) ▪ 王甲本 ( 中将 第79军军长) ▪ 武士敏 ( 中将 第98军军长) ▪ 王竣 ( 中将 第27新编师师长) ▪ 王凤山 ( 中将 第45暂编师师长) ▪ 吴国璋 ( 中将 第75师副师长) ▪ 许国璋 ( 中将 第44军150师师长) ▪ 夏国樟 ( 中将 第7军175师副师长) ▪ 萧山令 ( 中将 国民政府宪兵副司令) ▪ 张敬 ( 中将 第33集团军高级参谋) ▪ 张谞行 ( 中将 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副参谋长) ▪ 郑作民 ( 中将 第2军副军长兼第9师师长) ▪ 朱世勤 ( 中将 第30暂编师师长) ▪ 钟毅 ( 中将 第84军173师师长) ▪ 周元 ( 中将 第48军173师副师长) ▪ 赵锡章 ( 中将 第19军70师215旅旅长) ▪ 郑廷珍 ( 中将 第25军第5独立旅旅长) ▪ 周复 ( 中将 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 ▪ 艾亚春 ( 少将 第17军84师野战补充团团长) ▪ 安德馨 ( 少将 东北军独立第9旅626团营长) ▪ 陈文杞 ( 少将 第27新编师参谋长) ▪ 陈绍堂 ( 少将 第104师步兵指挥官) ▪ 陈昭礼 ( 少将 70军参议兼战时步兵培训班主任) ▪ 付忠贵 ( 少将 山东鲁北游击军总司令) ▪ 范筑先 ( 少将 山东省6区游击司令) ▪ 范庭兰 ( 少将 豫北别动第5总队总队长) ▪ 官惠民 ( 少将 第90师270旅旅长) ▪ 高道先 ( 少将 山东游击队铁道破坏队总队长) ▪ 高志航 ( 空军 少将 驱逐机司令兼第4大队大队长) ▪ 胡义宾 ( 少将 第96师师长) ▪ 扈先梅 ( 少将 第51军114师341旅旅长) ▪ 华品章 ( 少将 第72军88师262旅副旅长) ▪ 韩应斌 ( 少将 第18军11师32旅62团代理团长) ▪ 韩宪元 ( 少将 第72军88师262旅524团团长) ▪ 胡旭盱 ( 少将 第3战区第1突击队司令) ▪ 韩炳宸 ( 少将 山东第13战区敌后保安副司令) ▪ 金崇印 ( 少将 第17军参谋长) ▪ 江春炎 ( 少将 第114师参谋长) ▪ 吕公良 ( 少将 新29师师长) ▪ 吕旃蒙 ( 少将 第16集团军第31军参谋长) ▪ 卢广伟 ( 少将 第8骑兵师副师长) ▪ 李兰池 ( 少将 第57军112师副师长) ▪ 林英灿 ( 少将 第152师副师长) ▪ 梁希贤 ( 少将 第80军第27新编师副师长) ▪ 路景荣 ( 少将 第18军98师583团团长) ▪ 李忠 ( 少将 第63师361团团长) ▪ 刘眉生 ( 少将 第85师253旅510团团长) ▪ 林相侯 ( 少将 第20军135师805团团长) ▪ 史蔚馥 ( 少将 广西绥靖公署高级参谋) ▪ 王禹九 ( 少将 第79军参谋长) ▪ 王剑岳 ( 少将 第57军第8师副师长) ▪ 吴继光 ( 少将 第58师174旅旅长) ▪ 徐积章 ( 少将 第205旅旅长) ▪ 解固基 ( 少将 第43军26师152团团长) ▪ 谢晋元 ( 少将 第72军88师262旅524团团长) ▪ 谢志恒 ( 少将 第170师508团团长) ▪ 谢鼎新 ( 少将 第176师团长) ▪ 姚中英 ( 少将 第83军156师参谋长) ▪ 易安华 ( 少将 第71军87师259旅旅长) ▪ 杨杰 ( 少将 第1师第1旅副旅长) ▪ 雍济时 ( 少将 第33师195团团长) ▪ 杨怀 ( 少将 第60师108旅359团团长) ▪ 杨家骝 ( 少将 第60师108旅360团团长) ▪ 姚子青 ( 少将 第18军98师583团第3营营长) ▪ 燕鼎九 ( 少将 第1战区游击挺进军第22纵队副司令官) ▪ 严家训 ( 少将 第60军第183师541旅1082团团长) ▪ 周鼎铭 ( 少将 第36集团军副官) ▪ 张少舫 ( 少将 第113师参谋长) ▪ 赵渭滨 ( 少将 第41军122师参谋长) ▪ 邹绍孟 ( 少将 第41军124师参谋长) ▪ 朱实夫 ( 少将 第3新编师副师长) ▪ 朱赤 ( 少将 第72军88师262旅旅长) ▪ 张空逸 ( 少将 第62师367团团长) ▪ 张庆澍 ( 少将 鲁苏战区游击队高级参谋) ▪ 左权 ( 少将 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参谋长) ▪ 蒋铁军 ( 第109师师长) ▪ 吉鸿昌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北路前敌总指挥) ▪ 刘启文 ( 第322旅旅长) ▪ 罗忠毅 ( 新4军第6师参谋长) ▪ 彭雄 ( 新4军3师参谋长) ▪ 彭雪枫 ( 新4军第4师长兼政委) ▪ 秦庆五 ( 第90师师长) ▪ 颜僧武 ( 第513旅旅长) ▪ 杨靖宇 ( 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总司令) ▪ 赵尚志 ( 东北抗日联军司令)
汉年功高深知内情而蒙冤至死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370601.html (一)王明《中共50年》中的记载 王明(陈绍禹)于 1974年在莫斯科出版《中共50年》,该书对潘汉年会见汪精卫的事有如下一段报道: 「在1940年10月的一个夜里,我在延安和毛泽东有如下一段谈话: 他(注:毛泽东)说: 『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建议成立英美法苏反对德意日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事态的发展证明这是错误的。 应当做的事不是去搞什么英美法苏联盟,而应搞德意日苏的联盟。 』 我(注:王明)问:『为什么?』 他回答说:『- - -这你可能说我是主张亲法西斯路线的,不是吗?这我不怕。 至于中国应当建立同日本人和汪精卫的统一战线,以反对蒋介石,而不应当建立你所建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你也错了。 』 他就这样似请求非请求地,终于在《新中华报》上发表了他这篇文章。- 至于对内政策,毛泽东事先不让党中央政治局知道,私自通过中共中央军委电台, 命令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以他的名义派出代表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谈判共同反蒋的问题, - - -蒋介石的情报机关当时利用毛泽东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相勾结的事实为武器进行反攻宣传。- - - (三) 会见之后,国民党的消息与反应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时, 国民党军统戴笠手下打入汪伪政权的鲍文沛与潘打了个照面。 鲍文沛事后立即呈报戴笠与蒋介石。 他们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密切观察中共的动向,同时在报纸登出这个消息,攻击中共勾结日本,破坏抗战。 但中共中央立即否认潘与汪会见之事! (四)会见之后,中共内部的消息及措施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谈后, 中共潜伏在汪伪政权的地下工作人员也获得此消息,十分诧异。 于是立即呈报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长胜,刘则立即呈报时任华中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