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钻研历史,试着回答您的问题: 1.只有德国有能力在中日之间调停,而且德国也热心于此。因为德国需要反苏的东方与钨矿。中德日如结盟,美国不一定会参战。 1936年西安事变壮了蒋中正的胆,也让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柄,选择813主动对日开战。此时日本并未全国动员。 1935年苏联就派特使与蒋联络怂恿。武汉会战以后,蒋已经上套,苏联空军就开始撤军。 历史的深层,是张治中是否是国际党员,此特别重要。813就是他率先袭击的,开始中日全面战争。 2.张学良的党员,是中国党党员,张晚年口述承认。但被国际拒绝。他在中东路事件上得罪苏联,需要中共中介。周吃透他的心理。他虽然是党员,他并不是合格的列宁主义者。他只是想利用共产党。 3.这是与美国没有关系的古老资料,美国政府有什么权力干涉拍卖?难道美国政府会参与拍卖? 再补充一点,胡适等低调俱乐部议论,宋亡的教训,在于结盟错误对象,导致2次亡于北。民国要亡,可蒋是个不愿下赌桌的赌徒。 最后,历史就像凝固的岩石。 您好,切磋历史,向您学习: 1,您确定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是周?中山舰事件之后,中共党员退出第一军,而东路军由第一军为主力,会任命周为政治部主任?我了解的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是陈群。请问您外公贵姓? 2.1924黄埔不是什么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是中国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是党军校。1926以后才整编为国民革命军。 3.412的主刀人是白崇禧,他一直担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一直到上海也没换人。 4.南昌起义的最大领导是譚平山(中共党员,国民党中常委),担任新的国民政府主席。党内前敌书记是周,朱德时任团长,也不是总指挥。正副总指挥是贺叶。您以周朱为南昌起义之首,您的历史知识来源于? 5.叶挺时任24师师长,之前,他是武汉卫戍司令,对付夏斗寅。北伐中路军是什么意思?是指开始时候的广州进攻南昌的一支?可叶挺团是向湖南的。后期,北伐河南的是第3方面军8军唐生智35军何健。 6。毛上井冈山之前,井冈山上的不是山匪,是江西永丰县先暴动上山的共产党员袁文才。 这集有所偏向地指责政工人员罗致罪名,演绎蒋中正走狗烹的俗套故事。 事情要这么简单就好。 1.孙出身于宋子文的税警团,一生不加入国民党。作为台湾防守司令,确实难以托付重任。孙忠于民国,但并不忠于国民党。蒋中正不能信任他,是常例。蒋需要个人忠心。 2.孙的家乡安徽庐江,加紧做孙的策反工作,派遣姨夫等亲友数人来台湾联络,孙按传统中国人思维,并未汇报上去。这要是红军时代,许继慎就要赔上性命。参见白雀园肃反。 3.台湾初期反间谍已是草木皆兵,也有成效。孙立人将军蒙冤,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关。他以美国模式,理解或追求自己心中的中华民国,即做一个不加入国民党的民国军事将领。这在美国无妨,在中国及风雨飘摇的台湾犯忌。这让台湾军中反谍工作无法解压。 4.历史地看,软禁就是保护和长寿。张学良也长寿。鲁迅弟子、上海作家“反革命集团首犯”胡风早早倒霉判刑坐牢,反而在监牢中,平安度过反右文革的劫难。这是黑色幽默。 研习历史,对不对?可怼我。 林进校前就是中共党员了。 毛委员在上海负责华东片的考试招生。 周在黄埔的得意弟子,是曹渊、许继慎、孙一中、蒋先云、黄维几个。死早了。中共33名军事家,排名第一的烈士。 蒋只是个校长,上面还有校董孙、党代表廖。再上面还有出资人鲍罗廷。 陈其美是屋里被暗杀的,不是街头 蒋介石回来是邓演达去请的 蒋请张静江帮他离婚,答应给好处?天啦 不要: @陳雲鵬 黄埔生有各地共产党组织选派来的党团员。毛负责在上海报名。安徽一个县一道来了7人。另外,1920年在上海选拔去莫斯科免费学习,吸引了刘少奇萧劲光。你的认识力有类似于江浙人的精明小气,对各地参与共产主义革命的心理,了解不足。初创时期共产党的一大,代表来自三市北平上海广州,数省湖北湖南山东。发起人就是安徽河北人,骨干是湖南江西人。没有精明胆怯的江苏浙江福建。苏南的几位只是做文宣。你讲的中国人,只是菜人。 @陳雲鵬 黄埔生有各地共产党组织选派来的党团员。毛负责在上海报名。安徽一个县一道转上海来了7个人上一期(曹渊许继慎孙一中等)。你的认识力有类似于江浙人的精明小气,对各地参与共产主义革命的心理,了解不足。初创时期共产党的一大,代表来自3市北京上海广州,3省湖北湖南山东。发起人是安徽河北人,骨干是湖南江西人。没有精明胆怯的江苏浙江福建。苏南的几位只是做文宣,不敢搏命。上井冈山的黄埔生,就是湖南湖北四川几省。大别山的黄埔生来自安徽湖北。你讲的中国人,只是菜人。 @陳雲鵬 开创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及元帅大将多是湖南人,为何?陈独秀李大钊开创的安徽河北人被淘汰。1923毛入国民党是派进去的。3大在上海,毛是党中央秘书。这个秘书与委员长陈独秀共同签署中央文件。1927武汉清党前,毛是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委员,不是通缉犯。
汉年功高深知内情而蒙冤至死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370601.html (一)王明《中共50年》中的记载 王明(陈绍禹)于 1974年在莫斯科出版《中共50年》,该书对潘汉年会见汪精卫的事有如下一段报道: 「在1940年10月的一个夜里,我在延安和毛泽东有如下一段谈话: 他(注:毛泽东)说: 『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建议成立英美法苏反对德意日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事态的发展证明这是错误的。 应当做的事不是去搞什么英美法苏联盟,而应搞德意日苏的联盟。 』 我(注:王明)问:『为什么?』 他回答说:『- - -这你可能说我是主张亲法西斯路线的,不是吗?这我不怕。 至于中国应当建立同日本人和汪精卫的统一战线,以反对蒋介石,而不应当建立你所建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你也错了。 』 他就这样似请求非请求地,终于在《新中华报》上发表了他这篇文章。- 至于对内政策,毛泽东事先不让党中央政治局知道,私自通过中共中央军委电台, 命令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以他的名义派出代表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谈判共同反蒋的问题, - - -蒋介石的情报机关当时利用毛泽东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相勾结的事实为武器进行反攻宣传。- - - (三) 会见之后,国民党的消息与反应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时, 国民党军统戴笠手下打入汪伪政权的鲍文沛与潘打了个照面。 鲍文沛事后立即呈报戴笠与蒋介石。 他们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密切观察中共的动向,同时在报纸登出这个消息,攻击中共勾结日本,破坏抗战。 但中共中央立即否认潘与汪会见之事! (四)会见之后,中共内部的消息及措施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谈后, 中共潜伏在汪伪政权的地下工作人员也获得此消息,十分诧异。 于是立即呈报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长胜,刘则立即呈报时任华中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