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絕世男神,本能比肩周總理,一個致命缺點,讓他一敗塗地
最近,貓叔看到一位國民黨的高級將領評價國共兩黨的諸位領袖,很是意外 「周恩來也在軍校講課,講的是《法國大革命》。總理每一次講的都很長,令人疲倦。講得最好的要算汪精衛,他演講時,委員長(蔣介石)都聚精會神地聽。把汪精衛的演說一字不遺地記下來,便是一篇好文章。我對汪氏的才華和風度一向很欽佩。」

汪精衛的才華竟然能把周總理比下去,著實讓貓叔吃了一驚。一查才發現,投敵前的汪精衛實在是個男神級的人物。我們都知道民國時期的四大美男子,汪精衛是能夠周總理比肩的。只是說樣貌,其實是把汪精衛說下了,他的才華、作風、資歷也絲毫不遜於周恩來。
你覺得貓叔在誇大其詞?繼續看看便知。投敵前的汪精衛近乎「聖人」,這主要是說他的人品好。好到什麼程度呢?
在生活作風方面,他是革命楷模。我們都知道鬧革命的人,一般懷著浪漫主義的激情,在生活上多有些風流的毛病。比如國民黨的孫中山、蔣介石等都取過不止一個老婆。另外,還有不少革命家有些嫖妓賭博酗酒的毛病,蔣介石年輕時候又賭又嫖,日記里寫的一清二楚的。但汪精衛不然,他活得像一個清教徒,被人稱為「道學先生」。他嚴守一夫一妻制,和陳璧君結婚後,從來沒有外遇和桃色新聞,在革命隊伍中也是公認的模範。

20世紀20年代,蔣介石與青樓女子陳潔如
再有,汪精衛潔身自好,不拉幫結派。我們現在評價一個幹部的好壞,其中一條標準是搞不搞山頭,拉幫結派。在打天下的時代,國民黨黨內派系林立,而汪精衛潔身自好、嚴於律己,也不搞拉幫結派的事情。他對手底下的人要求很嚴,也不給他們「封官許願」。
你要知道同時代胡漢民、蔣介石他們多會搞關係。蔣介石看到有用的人,就拉出去拜把子、當兄弟,掌控著黃埔軍校,所有的軍校畢業生都是他的學生。汪精衛手下很多人看著跟著汪精衛混撈不到好處,慢慢就自覺離得遠了,甚至成了蔣介石、胡漢民的人。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汪精衛吃了這方面的虧。
汪精衛搞革命,也很有節操,真的是抱有革命理想,並不是那些投機倒把、渾水摸魚之人。這話怎麼說?1908年冬,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進入最困難的時刻。六次武裝起義相繼失敗,大量革命志士倒在血泊之中,前途一片黑暗。不久,這場批評的矛頭就開始指向孫中山,有人寫了《孫文十四大罪狀》一文,揭露孫中山貪污革命經費2萬元自用。同盟會中,章炳麟領導的浙江派公開反對孫中山,甚至脫離同盟會;黃興領導的湖南派保持中立,不反對也不支持。這時候,孫中山的廣東同鄉汪精衛挺身而出,到北京刺殺清政府的高官。

要知道,當時汪精衛在同盟會的地位很高,22歲的他已經是三大部門之一評議部的部長,是孫中山的左膀右臂。他這個時候提出來去北京刺殺滿清高官,並沒有同盟會內的絕對支持,無益於孤注一擲之舉。此事九死一生,不僅黨內現有的地位不保,還分分鐘可能被殺,這個青年才俊的前途可能就此斷送。但是,汪精衛毅然決然北上,單槍匹馬搞刺殺。後來,果然刺殺未遂,被投入牢獄,幸好撿回來一條命。
1911年,革命成功後,汪精衛憑藉自身在黨內的資歷、刺殺清政府官員的壯舉,要獲得高官厚祿輕而易舉,但他卻攜帶夫人陳璧君到法國留學去了。汪精衛實踐了他「革命成功後,一不作官,二不作議員,功成身退」的諾言。急流勇退,不貪權戀位,汪精衛的品德還是被許多人肯定的。他的國民黨黨內的人望很高。
1925年,孫中山死後,汪精衛以全票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成為孫中山以後第一位國民黨的領導人,接了孫中山的班。而當時的蔣介石呢?不但不是中央委員,連候補委員都不是!

1926年,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在廣州誓師北伐
汪精衛當選國民政府主席之初,對於共產黨的態度也不錯。汪精衛的國民政府遵守孫中山「聯俄、聯共、輔助工農」的三大政策,積極任命了一批共產黨員位居國民政府的要職。任命共產黨員的譚平山為中央黨部的組織部長,毛澤東為宣傳部長,林伯渠為秘書長,使共產黨的勢力在國民黨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汪精衛在國民黨內部,也被視為「左派」的代表,遭到黨內胡漢民黨派系的反對。

但歷史的發展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汪精衛擔任國民政府主席不過2年的時間,蔣介石迅速崛起,掌握了國民黨的大權。而當年他任命為宣傳部部長的毛澤東,也已經率領紅軍開始了一場影響深遠的革命。而汪精衛不僅失去了國民黨黨內的大權,進而還在1938年投靠日本人,成立偽國民政府,成為最大的漢奸。
汪精衛為什麼人生會經歷這樣180°的大轉彎呢?
他性格有個致命的缺陷——懦弱。他懦弱到什麼程度呢?1926年3月,蔣介石利用「中山艦事件」反共,當時汪精衛是國民政府主席、軍委主席,蔣介石事前一點招呼不打,先斬後奏,給汪難堪。汪自己說:「我是國府主席,又是軍委主席,介石這樣舉動,事前一點也不通知我。這不是造反了嗎?第二天,汪精衛想叫朱培德、李濟深扣留蔣介石,但他指揮不動。事後,他灰頭土臉,也灰心喪氣,就以「遷地就醫」為名秘密離開廣州。後來自嘲「責己不責人,所以引咎辭職」。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由於性格軟弱,汪精衛一遇不利,動輒託病出洋或住院休息。

1943年,汪精衛宣誓就職
權力鬥爭是多麼殘酷的事情,沒有鋼鐵的意志哪能扛得住腥風血雨?汪精衛雖然有匹夫之勇,怒髮衝冠的時候,但本質上性格比較懦弱,遇到逆境之後的反彈能力差。
很多人一針見血地指出,汪精衛輸就輸在沒有自己的軍隊身上。但為什麼汪精衛沒有自己的軍隊呢?軍隊需要的是鐵血性格、鋼鐵的意志,他自己性格懦弱,震懾不了那些將軍,如何能夠有自己的軍隊?
不得不說,汪精衛的作風、口才、文才在民國的政府上都是榜樣,若是在和平時期,說不定還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但生逢亂世,群雄逐鹿,性格懦弱是致命缺陷。任你才華橫溢,品德高尚,也經不住大風大浪的考驗。
說到這裡,汪精衛為什麼投靠日本,出任偽國民政府的總統,當了中華民族的大漢奸。貓叔好像明白點什麼了。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