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初,毛泽东穿着农民服装赶到安源,在张家湾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的秋收暴动计划。9月10日深夜,安源工农武装和矿警队起义,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向萍乡方向前进。 平江工农义勇队的领导者是余贲民,1926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
1927年9月初,毛泽东穿着农民服装赶到安源,在张家湾召开会议,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的秋收暴动计划。9月10日深夜,安源工农武装和矿警队起义,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向萍乡方向前进。
平江工农义勇队的领导者是余贲民,1926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鄧洪是湖南瀏陽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湘鄂贛蘇維埃政府主席、中共湘鄂贛省委白區工作部部長和中共中央社會部部長。《杜鵑山》中“搶共產黨”和“打長工”這兩個情節正是來自他的回憶。他寫到,1930年6月,因身份暴露離開湖南瀏陽縣鎮頭市,轉移到醴陵,半路卻給潘虎的手下抓拿,以為鄧洪是探子,
遂嚴刑拷打,甚至要處死,後經辯解,聲明自己是共產黨員,又給潘虎強行留下當了黨代表。
其實,這個名叫潘虎的人也不是真正的農民,而是行伍出身,在國民黨軍隊裡擔任過連長,後來跑回家鄉,扯旗造反。《中華著名烈士》第七卷中有關於潘虎的記載,主體部分改編自鄧洪的回憶,
同時引出了一個真實人物袁德生。袁是潘虎的堂姐夫,早年在江西安源煤礦做工人,1926年4月,他從安源來到潘虎家鄉湖南瀏陽縣官橋鄉會同村,動員潘虎參加唐生智的軍隊,並隨軍北伐。1927年蔣介石清共時潘虎離開軍隊回到家鄉。1930年他拉了幾十個人組織隊伍,自稱是“紅軍遊擊大隊第一支隊”。不久就發生了劫持鄧洪的事。後來潘虎的隊伍編入紅軍,他本人在1931年的一場戰鬥中犧牲,時年31歲。
潘虎是《杜鵑山》中烏豆的原型,鄧洪被搶則是其中搶賀湘的故事的來源。袁德生並未出现在《杜鵑山》中,但從其經歷看,和毛澤東的井岡山鬥爭的確有著密切的關係,……1969年因毛不同意單獨寫秋收起義【推主认为:毛可能是希望加上安源工运,因为安源的工人是起义的生力军】,《杜鵑山》的改編遂停了下來。1973年,毛又叮囑劇名要恢復為《杜鵑山》,這都說明了他對《杜鵑山》這一齣戲很上心。
1921年中共一大会议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润芝(毛泽东)在1922年秋到江西萍乡安源路矿深入基层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工人运动。
油画《唤起工农千百万》作者:方增先
1925年9月,工人俱乐部被武力解散。一部分工人南下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在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中,萍乡路矿工人就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还有一些工人回到农村。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一些萍乡路矿工人参加了起义军,开赴井冈山。
twitter.com/
这期武昌中央农讲所的许多学员在半年后成为各地农民武装起义的骨干。其中有一个陈慕平回乡后在井冈山袁文才的农民自卫军里做事,对毛泽东与袁文才的会面起了重要作用。
当然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让莫斯科感到更满意。布哈林在1927年12月的苏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向苏共中央委员们宣布:“中国广东省有五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那里真正发动了消灭地主的斗争,有三、四百个地主被砍了脑袋,在有几百万居民的地区内,地主已被肉体消灭。”
彭湃是在南昌起义余部为主力,发动了海陆丰第三次农民起义。
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在农民运动中屠杀了近两万人,红色恐怖使超过五万居民逃到香港、汕头和广州。
1928年2月29日,海陆丰苏维埃武装被国民党军队击溃,政权只维持了三个月。
彭湃接受中央指示,带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到大南山坚持。

【红色根据地PK : 大南山vs井冈山】
1928年3月至10月、1930年10月至1935年6月,东江特委机关曾两次驻留在大南山红色根据地。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方方等先后在这里指导过革命斗争。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到1935年,坚持了8年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
1984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徐向前的《历史的回顾》,总结海陆丰/大南山军事失败的教训:第一,在对形势估计上,只看到海陆丰地区的局部“高潮”,而忽略了全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总特点。
第二,在革命道路问题上,仍是夺取城市为中心的思想作崇,未树立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所谓“反对上山主义”,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