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史上第一位女党员究竟是谁:缪伯英丁宝林刘清扬向警予杨开慧
阅读党史,多数人认定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应该是缪伯英。
缪伯英(1899—1929),湖南长沙清泰乡(今开慧乡)人。1916年7月考入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7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系,开始走上新的历程。

五四运动前后的北洋政府首都北京,为各种新思潮所激荡,那时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受到各种新思潮的影响,其中不少人经历了从无政府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曲折过程,缪伯英也是这样。她到北京不久,认识了湖南籍的北京大学学生何孟雄。当时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广泛流传,各种社团纷纷涌现。在何孟雄的介绍和启发下,缪伯英对北大的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去那里看书读报听演讲。
不久她中断了在女高师的学习,参加了工读互助活动。北京工读互助团于1919年12月4日成立,是王光祈等人发起的,这是一个自愿结合起来、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实行半工半读和集体生活的团体。它有4个组,缪伯英在第三组,这个组都是女生,又称北京女子工读互助团。缪伯英与同组的十几名女生,出于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思想的追求,脱离学校和家庭,自食其力,租赁了北京东安门北河沿17号的一间房子,开起洗衣店来。但是很快,工读互助团就因经济困难而失败了。
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倡导下,北大进步学生邓中夏、何孟雄、高君宇、李骏等19人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前身与雏形。不久,缪伯英经何孟雄介绍加入了该会。在李大钊的引导下,缪伯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渐摆脱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此年10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北京共产党小组。随后又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缪伯英是最早入团的成员之一,她参加了10月间在北大学生会办公室举行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
11月间,诞生不久的北京共产党小组内部经历了一次思想论战,坚持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成员退出了小组。为了充实北京党组织的力量,李大钊从青年团员中吸收了缪伯英、何孟雄、邓中夏、高君宇等人入党。
据罗章龙的《回忆党的创立时期的几个问题》中说:“何孟雄的爱人缪伯英比他先参加党。何开始是无政府主义者,最初他不赞成我们的做法,可我们想争取他。那时他已结婚,缪伯英是女师大的,我们通过她去做何孟雄的工作。最初何孟雄表示想不通。他说,他不相信十月革命。经过很长时间,我们同他展开辩论,敞开了同他谈,最后他表示,我的问题你们已给我解决了(这时已有共产主义小组),现在我可以搞工人运动了。”当时缪伯英是北京地区唯一的女共产党员,也是我国早期共产党组织中第一个女党员。
1921年,就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何孟雄和缪伯英这对志同道合的战友组成了自己的家庭。婚后,他们住在北京景山西街的中老胡同5号。这个新家庭是北京党组织的一个联络站。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缪伯英积极投身于群众运动。1922年下半年,缪伯英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女工部负责人,经常深入到丰台、南口、石家庄等地,在工人和他们的家属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8月,缪伯英遵照党组织的决定,开展党外联合战线工作,被选为民权运动大同盟的筹备员,负责筹备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推动妇女争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权利。1923年2月,缪伯英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北段的总罢工,在罢工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后,秘密主持编印了《京汉工人流血记》等宣传品,揭露军阀政府残害工人的暴行。
为避开北洋政府的追捕,缪伯英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回到家乡湖南,1925年1月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任妇委会书记,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1927年8月缪伯英前往上海,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开展地下工作。由于斗争环境险恶,食无定时,居无定所,长期清贫而不稳定的生活,使缪伯英积劳成疾,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临终前,她对家人说:“既以身许党,应为党的事业牺牲,奈何因病行将逝世,未能战死沙场,真是遗憾终生!你要坚决与敌斗争,直到胜利!”
缪伯英,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
但若按参加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时间的先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的桂冠可能要落在丁宝林的头上。
丁宝林(籍贯、生卒年不详,亦无遗照),一个陌生的名字,一位年轻的女性,被历史淡忘了的先行者。关于她,就是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所述的:“仲甫到沪,1920年五一节后,即邀李汉俊、沈玄庐、沈仲九、施存统及一女人来发起组成……”这女人就是丁宝林。李立三的《党史报告》也称:“……参加发起者只有6个人:陈独秀、戴季陶、杨明斋、李汉俊、沈玄庐,另外还有一个女的,始终不知姓名,只知道后来因恋爱问题消极做尼姑去了。”说的也是丁宝林。
施存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几个问题》一文也证实:“上海小组成立经过:1920年6月间,陈独秀、李汉俊、沈仲九、刘大白、陈公培、施存统、俞秀松,还有一个女的(名字已忘)在陈独秀家里集会……”
陈公培在《回忆党的发起组和赴法勤工俭学等情况》一文中也说:“以后,在陈独秀家里又座谈过一次,共有十几个人参加,除陈独秀外,有沈玄庐、刘大白(后来反动)、戴季陶、沈仲久、李汉俊、施存统、俞秀松、还有一个女的和我。” 这个女的,就是丁宝林。
对于丁宝林,只知道她是浙江人,又名崇侠,一个思想激进的女青年,原是绍兴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员,杨之华(瞿秋白的夫人)称她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后到上海城东女校任教,她当时也是《星期评论》的编辑,参加过马克思学说研究社和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的创建活动。因与沈玄庐暧昧纠葛,热恋得死去活来,而沈玄庐却又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家有三妻四妾。作为五四运动后的一个新女性,一个思想激进的女青年,丁宝林当然不会再充当沈玄庐的第N个小老婆,而沈玄庐可能也难于放弃他的妻妾,这恋爱当然会沒什么结果,不堪于孽情的丁宝林,最后选择了出家当尼姑。
在俞秀松1920年7月17日的日记中,记述了有关丁宝林的一些讯息:“我想,他(即沈玄庐)是得这几天崇侠底来信,所以难过起来的。据我看来,崇侠对玄庐是很好一片心,伊恐怕他因恋爱伊以后,志气要消暮,没有以前那样热烈的努力改造社会。玄庐对崇侠也是很好一片心,他是很富情感的人,他对他所恋爱的人,的确具了热忱的心,想劝伊跳出宗教底陷井。我对他俩人底情迹,看出人和人往往各具好的心,因为各不彻底明瞭对象的人底心,以致怀疑于苦痛。”
从这段日记中,传达了这样的讯息:丁宝林已经明白与沈玄庐的恋爱不会有结果的,因而产生了出家的念头,她又怕沈玄庐为此而意志消沉,故而写信给他;沈玄庐又为不能劝止丁宝林出家而难过。从这段日记中,说明丁宝林约在当年7月17日前打算出家为尼。
除却丁宝林,还有一个女性差一点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她就是刘清扬(1894—1977年,回族,天津人,建国后曾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河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

1920年8月李大钊开始筹建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党组织时,考虑第一个党员人选就是刘清扬。张申府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情况的回忆》中说:“当时北京的党员,就是李大钊和我两个人。本来想发展刘清扬,大钊和我在北大图书馆主任室同她谈话,但她当时不愿意。”
为何刘清扬拒绝呢?原因就是因为张国焘。后来刘清扬在她的《北京、天津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一文中,解开了这个谜团:“这时(注:9月份),李大钊同志通过张国焘给天津写信,约我到北京谈话。我到北京见了李大钊同志,他说,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其中有张申府、张国焘等,并希望我成为一个妇女中的小组成员,但我拒绝了,这是我终生的遗憾。拒绝的原因,是我和张国焘有一个感情上的沟壑。我感到他思想狭隘,既不善于团结人,又没有远大理想。大约在五四运动接近结束的时候,他向我提出恋爱要求。本来我们‘觉悟社’的社员是不能过早考虑个人问题。虽然五四运动的火热斗争将要结束,伹仍在作坚持长期革命斗争的准备,所以我根本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恋爱问题,因而我严肃地拒绝了张国焘的要求。所以,当李大钊同志要我加入共产主义小组时,因为张国焘也在小组里,怕他再和我纠缠,我就表示拒绝了。我对李大钊同志说,‘我是要坚决革命到底的,但我还不懂得共产主义,所以我必须学习懂了再入组,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就这样,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党员的桂冠与刘清扬失之交臂了。
1920年11月23日,刘清扬与张申府夫妻同船赴法国参加勤工俭学。1921年初经张申府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巴黎小组,2月她与张申府一道作为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介绍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刘清扬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此外,1922年初入党的向警予(1895-1928年,原名向俊贤,土家族,湖南溆浦人,蔡和森妻子),也是最早的中共女党员之一。向警予身上的“帽子”很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惟一的女创始人;女权主义领袖;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马克思女权主义者;共产党女权主义第一人;大革命时代的模范妇女领袖;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等等。1922年7月在中共“二大”上,向警予当选为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并担任第一任中央妇女部长,开始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运动;1923年6月在中共“二大”上,向警予仍当选为中央委员,并担任第一任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的第一个妻子杨开慧,也是中共最早党员之一。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杨昌济教授之女。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结婚。1922年初杨开慧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毛泽东的助手,并先后生下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在湘,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随之被害。1957年毛泽东为纪念杨开慧特写《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杨开慧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但不管怎么说,缪伯英、丁宝林、刘清扬、向警予、杨开慧等,她们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女党员之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z3okea.html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