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沒被授銜的多面手軍事家何長工
■侯文強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何長工(1900-1988),原名何坤,湖南華容人,自幼好學,崇尚“實業救國”,曾以“任它年華似流水,豪情依舊紅似火”為座右銘。早年曾漂洋過海,到法國勤工儉學,在中共早期領袖周恩來、趙世炎等人的影響下,最終篤信共產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他為我黨我軍做了許多開創性、奠基性工作:紅軍軍事統戰工作的奠基人﹔改造舊武裝的第一個踐行者﹔人民軍隊院校建設的開拓者﹔軍事工業的創始人。何長工能文能武,上馬帶兵打仗,馳騁疆場﹔下馬建軍治軍,縱橫捭闔,堪稱我軍少有的多面手軍事家。

  朱毛會師的“紅娘”

  1927年7月,大革命失敗后,何坤在武漢結識了革命巨人毛澤東。為了幫他擺脫反動當局的追捕,毛澤東根據何坤留學法國之前曾在北京的長辛店做過工的經歷,特地為他改名為“何長工”,意為永遠做人民的“長工”,這就是何長工名字的由來。不久,何長工追隨毛澤東回湖南參加秋收起義,並為起義軍設計制作了軍旗,上面書寫“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的第一面軍旗。秋收起義失敗后,何長工追隨毛澤東進軍井岡山,從此在毛澤東手下工作達八年之久。

  1927年10月,為聯系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部隊,壯大革命力量,毛澤東又找到剛剛上山不久的何長工,下達任務:打聽南昌起義部隊的下落,相機和鄰近地區革命力量取得聯系。

  10月5日,何長工領受任務后,化裝成 “逃兵”模樣,身穿一件破衣裳,腳穿一雙破草鞋,背著兩隻小豬崽,向山下“逃亡”。剛到酃縣沔都,就被當地反動民團抓住。何長工馬上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著說,父母年邁,自己不想當兵了,請求民團老總開恩,放他回家孝敬父母。民團團長信以為真,不僅放了他,還發給他一個通行証。就憑這張通行証,何長工一路暢行無阻,5天后到達長沙。到了長沙,他卻從湖南省委那裡聽說南昌起義部隊已經輾轉到了粵北。在湖南省委的安排下,何長工坐輪船經武漢、上海,穿江過海,於12月中旬趕到廣州,准備由廣州坐火車北上韶關,正巧趕上廣州起義失敗,到處兵荒馬亂,反動軍閥四處抓人,北上火車不通。又過了十天,局勢漸漸穩定下來,何長工才得以搭上火車,在夜間來到了韶關。

  到了韶關,何長工眼前還是一片茫然:朱德和他的部隊到底在哪裡?疲勞之余,何長工隻好暫時找個旅館住下,洗個澡。就在澡堂,何長工遇見了滇軍范石生部幾個軍官,聽見他們在談論:“王楷的隊伍到犁鋪頭了。聽說他原來叫朱德,是范軍長的老同學。”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經過兩個多月的苦苦尋覓,何長工竟然在澡堂中打聽到了朱德部隊的確切下落。他抑制住心中的興奮,匆忙奔出澡堂。這時已經是凌晨一點了,他顧不上天黑路遠,向西北方向的犁鋪頭跑去。

  天道酬勤,何長工一路急行四十裡,天亮之前終於到達犁鋪頭。在犁鋪頭,何長工不僅見到了朱德,還遇到曾在洞庭湖一起共事過的老戰友蔡協民、在留學法國時就相識的陳毅,氣氛顯得格外親切。

  朱德了解到何長工的來意后也非常高興:“好極了!從敵人報紙上看到了井岡山的消息。我們跑來跑去,也沒有個地方站腳,正要找毛澤東同志呢,前些天剛派毛澤覃同志到井岡山去聯系了。”

  第二天,朱德寫了封信,讓何長工帶回井岡山交給毛澤東。於是何長工又換上一套西裝,搖身一變,裝成教書先生的模樣北上井岡山。

  何長工回到井岡山不久,轟轟烈烈的湘南暴動就爆發了。湘粵兩省敵人,立即出動大軍“會剿”。1928年3月上旬,毛澤東率領井岡山僅有的兩個團向湘南行動,支援湘南暴動。毛澤東帶著秋收起義部隊改編而成的1團作為左翼,何長工率領由王佐、袁文才綠林武裝改編的2團作為右翼,南下增援。

  2團出動不久,就在資興附近遇到湘南起義軍第七師,然后合軍向朱德的總指揮部所在地郴州開進。這時,何長工得悉湘軍何鍵的部隊已經直逼郴州,又寫了一封信,插上雞毛,交由地下交通員連夜快馬傳送到郴州,建議朱德迅速撤出,免遭南北夾擊。2團則邊打邊向北撤,在資興附近碰到陳毅率領的部分起義部隊,得知朱德可能帶著主力部隊已經北撤了。

  當2團快接近酃縣的沔都時,偵察員回來報告說: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已經到了沔都了!何長工三步並成兩步跑進街,果然碰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朱德。一見面,何長工就風趣地說:“我們拚命向南打,想不到你撤得這麼利索。”朱德笑瞇瞇地回答說:“你們的行動,直接掩護了我們的撤退。”

  4月28日,朱毛兩部革命力量終於勝利會師,不久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毛澤東的部隊有靈活的游擊戰術,朱德的部隊有正規軍的底子。經過何長工的往返穿梭,二者一會師,井岡山的星星之火頓成燎原之勢。

  改造舊部隊的行家

  1928年1月,何長工在犁鋪頭完成聯絡朱德部后返回井岡山,剛到遂川,就接到毛澤東交給的一項特殊任務:擔任王佐部黨代表,團結和改造王佐部隊。

  王佐,早年在井岡山佔山為王,是個殺富濟貧的綠林好漢,和山下的袁文才,一武一文,珠聯璧合,牢牢控制著井岡山。毛澤東領導的起義軍進軍井岡山雖然得到二人的初步配合,但是要想在井岡山發展,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改編王佐、袁文才的部隊。

  毛澤東在信中專門提醒何長工:“王佐雖然有正義感,但文化低,疑心重,很擔心我們吃掉他那百十杆人槍。做他的工作,困難很多,但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啊!希望你先去做他的‘長工’,爾后再做他的黨代表,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

  毛澤東的信任和重托讓何長工感到信心百倍。第二天清晨,何長工隻身一人,西裝革履,跋山涉水,朝王佐自稱為“司令部”的駐地──茨坪趕去。

  何長工初來乍到,處處謙遜禮貌。山大王也以禮相待,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山珍野味讓何長工吃了個夠。

  頭一天喝酒,王佐對何長工身上的那件西服很感興趣,問何長工:“我做了多年的裁縫師傅,也沒見過這樣一件上頭開叉,下面開丫,中間隻釘一粒紐扣的衣裳呀,古怪,真古怪!這叫啥子衣服?”

  何長工乘機將自己的經歷告訴王佐:早年遠渡重洋,求學異國,回國后立志革命,參加秋收起義,受命南下廣東,聯絡朱德的部隊,沿途為了方便,才穿上這件從法國帶回來的西裝……

  王佐聽后,更覺得有些稀奇:共產黨的隊伍裡還有漂洋過海的人,而且還能如此襟懷坦蕩?他也將自己上山入伙、扯旗造反、死裡逃生的經歷和盤托出來。談話開始投機了……

  但王佐對何長工還是充滿戒心。他暗地裡交待心腹:毛委員是可以相信的,但這位何代表也許是來拆我們台的,謹防黃鼠狼給雞拜年,穩妥一點為好。第二天早上,王佐以“司令部”不安全、讀書人安靜慣了為借口,領著何長工到遠離“司令部”的東山腳下那草棚裡單獨住下,還特地為他派了四個剽悍的“勤務兵”。

  何長工深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於是將計就計,整天神態自若,無所事事,有時候會到老表家竄門或找“勤務兵”聊天。幾天下來,他終於知道:王佐不僅是一條威武不屈的漢子,還是一個出了名的孝子。他決定先從王佐的老娘身上著手做工作:整天幫王母掃地、劈柴、挑水……替她抱小孩、講故事、拉家常,親如家人。

  王佐的母親見何長工如此謙遜隨和,也解除了思想上的“警戒”,逢人便夸:“何代表是個好人,跟他交朋友,才是正經呢!”

  不久,何長工又和王佐的兩個心腹套上了近乎。他倆也在王佐耳邊美言:“老何這個人待人誠懇,有學問。”其實,連日來,王佐自己也沒閑著,一直在暗地觀察何長工,覺得這位瀟洒的代表不像是來拆他台的樣子。老娘的規勸,心腹的進言,自己的觀察,使他漸漸地明了:毛委員可信,他派來的代表也不賴。於是他決定,請何長工給他的部屬教唱革命歌曲,幫助他操練部隊,並對何長工說:“你如果能把我的兵練得像你們革命軍一樣,我就服了你!”

  從此,何長工的工作走出了低谷。他住進了王佐的營地,按革命軍的章法,在大井精心操練這支起源綠林的武裝。隊伍士氣日益高漲,王佐自然高興。
沒被授銜的多面手軍事家何長工 (2)
■侯文強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何長工還了解到,盤踞在桐木嶺下的反動民團的頭目尹道一是王佐的宿敵,一提到此人,王佐就義憤填膺、茶飯難咽。何長工又請示毛澤東,調來一排工農革命軍配合王佐消滅尹道一民團。王佐聽說后喜不自勝,拍腿叫好。

  經過何長工一番精心策劃,一天清晨,王佐的隊伍傾山而出。王佐先率一部突然襲擊民團團部,一陣亂槍后掉頭就跑。尹道一不知是計,窮追不舍,沖進何長工布下的伏擊圈內。不消一個時辰,民團被打得落花流水,尹道一身首異地。

  這一仗,使王佐心裡樂開了花。他一連數日與何長工開懷痛飲。何長工趁熱打鐵,向王佐提議將這支武裝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2團。王佐此時對何長工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當即應允。

  1928年2月中旬的一天,春光明媚,寧岡縣大隴朱家祠前,王佐、袁文才的兩支地方武裝升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第2團,王佐被任命為副團長兼2營營長,何長工為團黨代表。第2團成為創建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一支勁旅。

  1928年4月,朱毛會師井岡山,朱毛兩部合編為紅軍第4軍后,經紅4軍政治部主任陳毅提議,兩支部隊進行干部交流,以增進團結。何長工被派到由南昌起義部隊改編的紅28團擔任黨代表。

  1928年10月中旬,何長工率28團一個營到湖南桂東一帶活動,碰到湘軍一個連,當即將其繳械。經了解,該連隸屬湘軍某團2營,營長畢佔雲是四川廣安人,在四川時和朱德、陳毅有一定來往﹔士兵也多是四川窮人子弟,對紅軍優待俘虜的政策也有一定了解,又聽說四川老鄉朱德、陳毅在紅軍當大官,很想投奔紅軍。何長工迅速將此情況向毛澤東、朱德和陳毅匯報。紅4軍決定將全連放回,爭取畢佔雲棄暗投明。何長工一邊殺豬宰羊招待該連官兵,一邊向其闡明紅軍的俘虜政策,表示歡迎白軍士兵隨時調轉槍口,走上革命道路。兩天后,何長工將該連連人帶槍全部送走。不久,何長工又和陳毅商量,給畢佔雲去信一封,大意為:“湘軍本是地方雜牌,蔣介石讓你們進攻紅軍,其實是想借紅軍之手消滅你們,望你們早日醒悟,紅軍軍長朱德是你老鄉,隨時歡迎你率部棄暗投明。”畢佔雲收信后第三天,即率部在桂東起義,開赴井岡山,改編為紅4軍特務營。10月底,國民黨軍官張渭在袁州又帶領一連官兵起義,改編為紅4軍獨立營。

  畢佔雲、張渭率部起義,人數雖然不多,政治影響卻極為深遠。為加強對畢、張兩部的改造,陳毅建議讓對改造王佐部有經驗的何長工負責改造新起義部隊。何長工當即表示:“三山五岳的山大王我都改造過來,如果連這兩支部隊都改造不好的話,說明我沒本事。”何長工認為,起義士兵大多是抓來的壯丁,成份較好,舊習氣較濃,特別愛吸鴉片,因此改造起義部隊首先從戒煙開始。何長工自告奮勇擔任紅軍戒煙所所長,開始讓起義官兵逐漸減少吸食量,然后偷梁換柱,以香煙代替鴉片,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豐富官兵精神生活,最終使起義官兵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1929年1月,紅4軍向贛南進軍,特務營和獨立營又改編為第2縱隊,成為一支堅定的紅軍主力部隊。每當憶此,何長工也頗為欣慰:“畢佔雲這個營可是第一批的起義部隊,改造這支部隊是我軍改造舊軍隊的最先經驗。這個經驗確是中外戰爭史上空前的。”張渭后來在紅軍出擊贛南途中英勇犧牲,九死一生的畢佔雲於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931年12月,國民黨第26路軍在寧都起義,被改編為紅5軍團,何長工又被抽調到5軍團擔任紅13軍政委,再次將起義部隊成功改造為一支勁旅,為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作出了巨大貢獻。

  驍勇善戰的名將

  1928年底,在紅5軍和紅4軍會師井岡山后,粵湘贛三省敵人調集大軍“會剿”井岡山。毛澤東決定實施“圍魏救趙”的策略,以紅4軍主力南下,執行機動作戰任務﹔紅5軍和紅4軍32團一個營(王佐部)留守根據地。紅5軍軍長彭德懷向毛澤東提議,28團黨代表何長工留在井岡山擔任寧岡中心縣委書記兼32團黨代表。

  彭德懷考慮主要有二:一是彭德懷率領平江起義后的紅5軍進軍井岡山時,國民黨調集重兵在江西蓮花一帶圍堵,是何長工率領部隊星夜接應,在彭德懷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何長工對井岡山地形、人情比較熟悉,特別是對王佐部比較熟悉,在當地軍民中間威望很高。

  毛澤東同意了彭德懷的提議。1929年1月14日,紅4軍主力南下后的第二天,井岡山顯得格外冷清,數萬敵軍正向井岡山逼近。紅5軍兵單將少,隻有七、八百人,又是客軍,群眾基礎薄弱,能否守住井岡山,彭德懷心裡並沒有多大的底。當天,彭德懷主持召開紅5軍軍委擴大會議討論應敵方略。紅5軍一些同志想追尋紅4軍,王佐的部隊卻不願意放棄自己的老家。會議一直開到深夜,也沒開出結果。彭德懷不得不把目光轉向了何長工。看到彭德懷信賴的目光,何長工胸有成竹地說:“湘粵贛三省敵人雖然多,但彼此矛盾重重,勞師遠征,后勤補充困難,不利長期作戰。紅軍雖少,佔盡天時地利,特別是有王佐一營人馬,熟悉井岡山地形,打起游擊戰來,得心應手﹔隻要根據地軍民一心,堅持一個星期,敵人必將主動退兵。”聽了何長工的發言,彭德懷決定分兵把守井岡山各隘口。

  1月17日,八面山、黃洋界陣地前的敵人已是黑壓壓的一片,有兩師之眾。紅軍守軍名義上是兩個大隊,實際不到兩個連。到28日,敵軍已經相繼攻陷黃洋界、八面山陣地,兵峰直指根據地腹地——茨坪。在此緊要關頭,彭德懷決定率紅5軍下山尋找紅4軍,結果在南下途中遇伏,部隊損失近半。

  紅5軍下山后,井岡山立刻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何長工理智地將剩余部隊帶入深山老林,以班為單位,分散游擊,“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跑不贏就繞,繞不贏就化(化裝)”。國民黨集中十幾個團大舉搜山,卻找不到紅軍的影子。一到晚上,紅軍就像幽靈一樣從各個角落冒了出來,打幾槍就跑,弄得敵軍草木皆兵,經常相互打槍放炮以壯膽。

  隨著井岡山氣候越來越冷,大雪封山,井岡山的每一個游擊隊員都面臨著生死考驗。何長工告訴戰友們:“這是一場毅力的對抗賽,敵人有吃的,有穿的,但肯定比不過我們。”沒有吃的,何長工就和戰友們剝樹皮,扒雪挖竹筍,偶爾碰到野味也不敢開槍,避免暴露目標。

  何長工的預言是對的。敵人的日子更不好過,雖然他們住得比紅軍好,吃得比紅軍多,最終還是在這場毅力對抗賽中敗下陣來。1929春,蔣介石和桂系軍閥火並,粵湘贛三省的各派系軍隊都卷入進去,紛紛向井岡山下達撤軍命令。在井岡山受盡苦頭的“會剿”軍如獲大赦,夾起尾巴就想一口氣跑回自己的老窩。上山容易下山難。何長工和戰友們當然不會輕易放過這幫在井岡山燒殺搶掠的壞蛋,一聲令下,井岡山軍民齊追擊,打得敵人爭先恐后逃竄。

  井岡山軍民大獲全勝,僅繳獲的槍支就達3000多支,背都背不動。紅旗重新飄揚在井岡山的大小五井。國民黨的報紙紛紛報道:“一股惡匪何長工又重新盤踞井岡。”

  1929年5月上旬,紅5軍回師井岡山,在何長工的大力鼓動下,大批青年紛紛參加紅軍,不久就恢復到七、八百人,編為第4縱隊。何長工和王佐部改編為第5縱隊,也納入紅5軍建制。此后,何長工率領第5縱隊單獨出擊鄂東南,橫掃大治、陽新、通山三縣,部隊迅速壯大到一個軍,后來升為紅8軍,納入紅3軍團建制。

  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何長工和彭德懷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1930年7月下旬,紅3軍團攻下長沙后,軍團長彭德懷沒有進城,率領紅5軍追擊敵軍,讓何長工率領紅8軍進城善后。長沙是素有魚米之鄉的湖南省省會,錢糧彈藥多得不可勝數。把善后工作交給何長工也是彭德懷對何長工的充分信任。

  軍隊院校建設的開拓者

  紅軍時期,何長工活躍在軍事工作的各個領域,當過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和紅軍大學校長,建校有方﹔當過紅軍政委,治軍有略﹔當過粵贛軍區司令,作戰有功。說他是紅軍元勛一點也不過分。毛澤東對他非常賞識,中央軍委書記、紅軍總政委周恩來也認為何長工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屢屢委他以重任。周恩來在視察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時當面表揚:“這個軍校比黃埔軍校辦得好!”1934年春,中央紅軍第5次反圍剿進入最緊張階段,周恩來特地任命他為粵贛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鎮守中央蘇區的南大門。何長工以一師的地方部隊與十倍於己的粵軍周旋達半年之久。粵軍在損兵折將之后被迫主動向紅軍伸出橄欖枝。1934年10月,周恩來又派何長工與粵軍舉行秘密軍事談判,達成互不侵犯協定,大大減輕了紅軍長征的軍事壓力。

  長征結束后,何長工長期從事軍隊院校教育事業,為人民軍隊做出卓越貢獻。

《黨史博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1927年4月12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相关主题 ●  1927年,中国人民还是众志成城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 (转载) ●  【腾讯历史】“联俄容共”让孙中山晚年陷入精神分裂 ●  弄了半天,原来周恩来, 朱德, 胡志明, 赵世炎, 陈公培, 吴稚晖, 张申府都是旅居海外的反政府爱民主的老将民运人士(1920年)。 ●  郭飞雄病重 高智晟声援信遭中共封杀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你不知道的真相 (转载) ●  Re: 北伐军确实是热血沸腾 (转载) ●  傅国涌:陈布雷之死 ●  驳adgang所谓蒋介石不抗日主义是因为北伐军实力不足一说 (转载) ●  少年邓小平的法兰西岁月 ●  林辉:金陵大学副校长文怀恩被杀的背后 ●  林辉:蔡元培、陈独秀缘何走向反共之路? ●  郭飞雄:关于五月四日举行反日入常游行的申请 ●  林辉:蔡元培、陈独秀缘何走向反共之路? ●  开个题, 小同志们要学习历史啊, 西单墙和45天安门事件是如何处理的? ●  毛泽东的巨款到哪里去了?(转贴) ●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華民國國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自中山先生过世后,民国二十九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孙中山先生尊称为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蒋介石 话题: 国民党 话题: 上海 话题: 共产党 话题: 1927 1 (共1页) i***z 发帖数: 7508 1 党史上的今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器, 疯狂捕杀工 人和共产党员。到4月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这 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从民族资产阶级右翼转 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在此前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相继发生反革命大 屠杀。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萧楚女、 熊雄等先后英勇牺牲。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反革命的“国民政府”,同保持国共合 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 **********************...
汉年功高深知内情而蒙冤至死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370601.html (一)王明《中共50年》中的记载            王明(陈绍禹)于 1974年在莫斯科出版《中共50年》,该书对潘汉年会见汪精卫的事有如下一段报道: 「在1940年10月的一个夜里,我在延安和毛泽东有如下一段谈话:     他(注:毛泽东)说: 『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建议成立英美法苏反对德意日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事态的发展证明这是错误的。 应当做的事不是去搞什么英美法苏联盟,而应搞德意日苏的联盟。 』     我(注:王明)问:『为什么?』         他回答说:『- - -这你可能说我是主张亲法西斯路线的,不是吗?这我不怕。 至于中国应当建立同日本人和汪精卫的统一战线,以反对蒋介石,而不应当建立你所建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你也错了。 』     他就这样似请求非请求地,终于在《新中华报》上发表了他这篇文章。-     至于对内政策,毛泽东事先不让党中央政治局知道,私自通过中共中央军委电台,   命令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以他的名义派出代表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谈判共同反蒋的问题, - - -蒋介石的情报机关当时利用毛泽东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相勾结的事实为武器进行反攻宣传。- - - (三) 会见之后,国民党的消息与反应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时,   国民党军统戴笠手下打入汪伪政权的鲍文沛与潘打了个照面。 鲍文沛事后立即呈报戴笠与蒋介石。 他们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密切观察中共的动向,同时在报纸登出这个消息,攻击中共勾结日本,破坏抗战。 但中共中央立即否认潘与汪会见之事! (四)会见之后,中共内部的消息及措施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谈后,   中共潜伏在汪伪政权的地下工作人员也获得此消息,十分诧异。 于是立即呈报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长胜,刘则立即呈报时任华中局...

差4天活埋仲勋同志的朱理治儿子朱佳木

  差4天活埋仲勋同志的朱理治儿子朱佳木 朱理治 (1907年7月25日—1978年4月9日),原名 朱銘勛 , 江蘇省 南通縣 余西鎮 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治人物。曾任中共陝甘晉 省委書記 , 交通部 副部長, 計劃委員會 副主任, 河北省革命委員會 副主任等職。 生平 [ 編輯 ] 生於南通 余西鎮 中醫世家。小學就讀於通州師範第一附小。1922年考入江蘇省立第七中學。1926年,讀完高二後考入 清華大學 經濟系。1927年4月經同室同學 余冠英 介紹加入共產黨。 四一二事件 後,出任清華大學黨支部書記。1927年10月任北平西郊區委書記。1928年初任北平市臨時工委書記。 [1] 1928年在南通被捕。1930年4月釋放。1930年7月前往上海與江蘇省委取得聯繫。1931年7月調團中央工作,任團中央宣傳部秘書兼團中央訓練班教員、 中央文委 中國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 黨團成員。 九一八事變 後,代表團中央出任上海市反日救國會領導工作。1932年2月與5月,兩次去廈門和福州巡視。1932年7月任共青團江蘇團省委組織部長。1934年3月調河北省委( 北方局 )工作,任省委組織部長、代理省委書記。 1935年3月 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 孔原 通知朱理治去陝北工作。朱理治5月初動身,7月初到達陝北 永坪鎮 。不久,接到 北方局 來信,要他以北方局代表的名義工作。 上海中央局 的 聶鴻鈞 到陝北後,成立中央局和北方局代表團,朱理治任代表團書記。1935年9月中旬, 紅二十五軍 長徵到達陝北。1935年9月21日, 中共陝甘晉省委 在陝北永坪鎮成立,朱理治任省委書記。 西安事變 前後,任中共中央駐東北軍特派員。抗戰爆發後,先後任河南省委書記, 中原局 代理書記,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政委。在陝甘寧邊區遭受經濟封鎖時,1941年3月5日任弼時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名朱理治任 陝甘寧邊區銀行 行長並獲得通過,至1943年1月15日(西北局高幹會議結束的次日)被正式免職;實際到1942年9月就已經被免職,此後至1943年3月輔助 黃亞光 工作。1943年3月調 中央黨校 學習。 在國民黨大舉進攻東北解放區時,他任 東北局 駐北朝鮮全權代表。 遼瀋戰役 前夕,他任 東北軍區 後勤部副部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過 中財委 物資局長, 中央交通部 副部長, 中央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