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王佐旧居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王佐旧居,是指井冈山有名的裁缝师王佐的故居。王佐又名王云辉,绰号南斗牯,井冈山下庄村人。
本    名
王佐
别    名
王云辉
南斗牯
出生地
江西遂川客家人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30年
主要成就
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旧居位置
井冈山

目录

人物简介

编辑 播报
王佐自幼丧父,童年时随母磨豆腐,又给豪门富家放牛,挑石灰,伐薪烧炭,漂泊流离。十五岁开始学裁缝。三年后成了井冈山有名的裁缝师。他还在罗浮拳师王冬文那里学了几年武功。
1920年,绿林首领朱孔阳 (朱聋子),因有一只耳朵不好使,人们便管他叫朱聋子。朱聋子在茶头坪筹集了大批布匹,请王佐去给兄弟们缝制衣服。在那段日子里,朱聋子见他手艺精明,才智过人,便邀他加入绿林军,以做采买为掩护,充当水客(侦探),王佐当即应允。王佐在绿林军中,见“吊羊”(即打土豪),即可筹款,又可解他平日对官府富家之恨,感到心满意足。随着时间流逝,王佐发现朱聋子除“吊”土豪之外,对贫苦百姓也不放过,不仅抢劫财物,烧屋杀人,而且还奸淫民女,致使方圆几十里的父老兄弟对绿林军怨声载道,他心中逐渐感到不安。踌躇满志的王佐为了避嫌,一年后脱离绿林军,去寻找新的出路。
1922年冬的一天,王佐与其胞弟王云番在船底坑姐姐家做客,遇上三个来自广东的鸦片贩子带有大洋,便起了杀心。夜深人静时分,姐弟三人将那三个烟贩子毁尸灭迹,夺得300块大洋。之后,他们又商议拿这笔钱买枪。他们叫王佐的师兄石官华以缝衣为名,四处联络买枪事宜。不久,石官华在宁冈源头村艾桥生店里缝衣时得知艾从李桂盛绿林军中携来一支旧式毛瑟九响枪,便用60块大洋买下艾的那支旧枪。当他把枪背回来给王佐看时,才发现这是一支断了枪栓的坏枪。王佐秘密把枪带到在下七开铁匠店的挚友刁辉林那儿,同刁辉林密商,决计仿效朱聋子去“吊羊”,以期达到劫富济贫的目的。刁表示愿为此出力,当夜二人结为生死之交。他们花了很大的工夫才把那支旧枪修好。随后,王佐先回下庄联络兄弟,刁辉林则赶造梭镖、大刀。
王佐回到下庄不久,一天,从遂川县城来了四名荷枪实弹的税警在下庄催粮派款,王佐当即邀集李开昌等人到他家,决计设家宴款待税警。席间王佐极力劝酒,待他们烂醉如泥后,众兄弟一齐上前,夺下了4支步枪。这年年底,王佐首次用这五支枪率领兄弟们行动,“吊”黄坳大土豪马江保一举成功,索得大洋500余元。这批钱王佐除给兄弟分发部分外,剩下全部都接济了穷苦的百姓,自己分文末拿。
几天后,他和众弟兄们在下茅坪的邬王将军庙内聚义,提出了“打富不打贫,打疏不打亲,打远不打近”的口号,盟誓:“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此后,王佐名声大震,绿林中的散兵游勇纷纷带枪前来投靠,附近县的贫苦农民也先后揭竿而起,归顺王佐。便这支队伍日益壮大,枪支也不断增加。几经周折,王佐也从朱砂冲老仙崖扎棚驻丁,到井冈山主峰岩洞扎营,先后占据了茨坪、大小五井一带。将大本营定居于大井村的白屋。后来,王佐又火并了先后窜上山来的绿林唐光耀、马文林、陈荣彪等几支队伍,成为井冈山最大的绿林武装,成了井冈山的“山大王”。
王佐的得势使豪绅富户更加不安,永新县府不得已,只好同意王佐提出的种种条件,将其所部编为新遂边陲保卫团,由王佐担任团长。保卫团成立后,王佐将“打富济贫”的口号改为“抽富济贫”,为井冈山的贫苦农民减租免税,对那些土豪富户则加捐加税。1926年遂川县农民协会先后派胡开甲、王文静上山与王佐联络,王佐同意在井冈山各个乡村办农民协会。这样,原小井团防门前便挂起了“新遂边陲农民协会”的牌子,原保卫团也改称“农民自卫军”,王佐任总指挥。1927年7月18目,王佐与袁文才各率农民自卫军一起攻打永新,砸开监狱,救出了贺敏学、胡波、张友进等80多名共产党员和农会干部,接着成立赣西农民自卫军,王佐担任副总指挥。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宁冈茅坪后,通过袁文才与王佐联络,王佐同意毛泽东及其部队进驻井冈山区。10月24日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荆竹山,首次提出了三大纪律,规定不准拿老百姓的一个蕃薯,红军的纪律严明受到了井冈山群众的称赞。受王佐指派,朱持柳专程到荆竹山迎接毛泽东上山,王佐骑马也到双马石把毛泽东迎到大井村,并送500担稻谷给工农革命军做给养。毛洋东为表示对王佐的真诚谢意,回赠他70支枪以便其扩充部队。王佐后来在毛泽东、何长工等较长时间的教育、帮助下,决意抛弃绿林生活,投身革命。毛泽东十分重视对袁、王这两支地方武装的团结改造工作。工农革命军在湘赣边界游击时,毛泽东从水口派回游雪臣、徐彦刚、陈伯钧等到袁文才部队工作。1928年l月毛泽东派何长工为王佐部队的党代表,还先后从工农革命军中抽派干部到王佐部队担任政治和军事工作,着手对王佐部队进行改造。何长工去后,王佐戒心较重。经常秘密开会。他派下一个彪形大汉给何长工当警卫员,实际上是进行监视。何长工遵照毛泽东指示既不缓又不急的原则,对王佐进行了耐心的团结教育工作。工农革命军干部从争取他的家属和亲信入手,经常注意启发他的革命觉悟。同时,还给王佐部队一些枪支和子弹,进一步加强王佐部队的武装。对于这些,王佐都很高兴,通过不断工作,王佐逐渐打消了疑虑,向工农革命军靠拢,提出要工农革命军帮助消灭他的宿敌——反动武装永新县二区保卫团、地主武装、五县联防总指挥尹道一。尹道一这个地头蛇,部下有三百多人,拥有枪一百余支,驻在井冈山下的拿山,他仗着人多势力大,一向轻视王佐,伺机吞并王佐的武装。每次和王佐打仗总要穷追一气,经常追到旗罗坳一带,有时甚至追到茨坪。工农革命军干部帮助王佐详细研究了尹道一活动的特点,决定采取诱敌伏击的办法,消灭这股地主武装。1928年2月的一天,王佐部农民自卫军分作两部进入战斗:一部分一、二百人到拿山袭击尹道一,打了一阵就假装败逃,另一部分五、六十人埋伏在旗罗坳。天刚拂晓,战斗打响了。到拿山袭击尹道一的农民自卫军边打边退,尹道一带着团丁穷追。将近中午,到了旗罗坳,尹道一停下来休息,脱掉衣服抽起大烟,他部下的团丁正准备搞饭吃。就在这时,埋伏在树林里监视的农民自卫军一齐开火,几排枪打去,尹道一惊慌失措,团丁们死的死,伤的伤,乱作一团。接着一个班冲上去把尹道一活捉了。这一次伏击,尹道一部伤亡一百余人,缴枪二十多支。抓到尹道一后,农民自卫军刁辉林、李珍珠愤恨地一刀把他的头割下用毛巾包了,带着胜利品回到茨坪。王佐看到尹道一的头高兴极了,伸出大拇指称赞说:“还是毛委员共产党有办法,我信服毛委员,信服共产党!”并连夜摆酒庆贺。从此,王佐更加靠拢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政治觉悟提高得很快,这年3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为了适望应革命斗争形势发发展的需要,经过细致的团结改造工作,袁文才、王佐部队于1928年2月在宁冈大陇朱家祠,正式升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由张子清代表前委宣布命令,任命袁文才为团长,王佐为副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袁文才部编为第一营,王佐部编为第二营。升编以后,又从第一团派去二十多名干部,继续加强政治和军事训练,在部队中发展党的组织和建立士兵委员会,吸收有觉悟的年轻农民参加部队。袁、王部升编工农革命军后,当月率第二团在参战毛泽东亲自指挥的新城战斗和同年6月朱德指挥的新老七溪岭战斗中,英勇歼敌,取得新城、七溪岭大捷。1928年5月4日红四军成立时,这支部队编为第三十二团,成为红军第四军的一部分。从此,这支部队成为党领导下的革命部队,王佐心中有了党,行动也有了纲,在革命的道路上如猛虎添翼,迈出了更加雄健的步伐。
红四军成立后,王佐任三十二团副团长。正在这时,遂川靖卫团肖家璧的一个连窜入黄坳进行抢劫,王佐率部前往,一场激战,打垮肖家璧的反动武装,取得了战斗胜利。1928年5月上旬,王佐率部成功配合红四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进攻遂川,守卫井冈山的南大门。红四军大力进攻永新时,王佐部驻守宁冈,几经绕道敌后,和暴动队、赤卫队一道有力地保卫井冈山根据地。
在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中,王佐部担任朱砂冲、桐木岭、双马石、八面山等哨口的防御任务,击退赣敌高功、尹豪民的数千之众,很好地配合了黄洋界战斗。
为了加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防务,1928年7月成立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王佐担任主任。这年冬季,他领导井冈山军事根据地十个乡的暴动队和群众加固五大哨口,与红军一起到宁冈、遂川、永新挑粮上山,在大小五井储备了几万斤粮食,伐木参加修建小井红军医院。他日夜奔忙,含辛茹苦,串村走寨进行工作,经常携带缴获土豪得来的补品慰问伤病员,还派人精心护理重伤员。
1929年1月,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发动第三次“会剿”,王佐奉命率领红四军三十二团,配合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留守井冈山。1929年2月,在井冈山失守的日子里,王佐把队伍化整为零,灵活出击在深山老林之中,他露宿在岩洞中、大树下。不久,他乘敌主力撤出井冈山,于1929年11月11日,王佐与袁文才率赤卫队在宁冈睦村打垮了宁冈县反动靖卫团,击毙了宁冈县县长陈宗经。又出其不意地袭击盘踞在井冈山上的地主武装,一举收复大小五井,担任湘赣边界红军独立第一团团长,不久,王佐部编入红五军五纵队,王佐任纵队司令。王佐在坚持井冈山的斗争中历尽艰辛,功绩彪炳千秋。
新中国成立后,王佐、袁文才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65年5月29日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接见了王佐遗孀蓝喜莲并合影留念。
地址: 大井村中央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1927年4月12日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相关主题 ●  1927年,中国人民还是众志成城挽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 (转载) ●  【腾讯历史】“联俄容共”让孙中山晚年陷入精神分裂 ●  弄了半天,原来周恩来, 朱德, 胡志明, 赵世炎, 陈公培, 吴稚晖, 张申府都是旅居海外的反政府爱民主的老将民运人士(1920年)。 ●  郭飞雄病重 高智晟声援信遭中共封杀 ●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你不知道的真相 (转载) ●  Re: 北伐军确实是热血沸腾 (转载) ●  傅国涌:陈布雷之死 ●  驳adgang所谓蒋介石不抗日主义是因为北伐军实力不足一说 (转载) ●  少年邓小平的法兰西岁月 ●  林辉:金陵大学副校长文怀恩被杀的背后 ●  林辉:蔡元培、陈独秀缘何走向反共之路? ●  郭飞雄:关于五月四日举行反日入常游行的申请 ●  林辉:蔡元培、陈独秀缘何走向反共之路? ●  开个题, 小同志们要学习历史啊, 西单墙和45天安门事件是如何处理的? ●  毛泽东的巨款到哪里去了?(转贴) ●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是已故中国革命家及中華民國國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 自中山先生过世后,民国二十九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孙中山先生尊称为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蒋介石 话题: 国民党 话题: 上海 话题: 共产党 话题: 1927 1 (共1页) i***z 发帖数: 7508 1 党史上的今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器, 疯狂捕杀工 人和共产党员。到4月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这 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从民族资产阶级右翼转 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在此前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相继发生反革命大 屠杀。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李大钊、陈延年、赵世炎、汪寿华、萧楚女、 熊雄等先后英勇牺牲。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反革命的“国民政府”,同保持国共合 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 **********************...
汉年功高深知内情而蒙冤至死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370601.html (一)王明《中共50年》中的记载            王明(陈绍禹)于 1974年在莫斯科出版《中共50年》,该书对潘汉年会见汪精卫的事有如下一段报道: 「在1940年10月的一个夜里,我在延安和毛泽东有如下一段谈话:     他(注:毛泽东)说: 『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建议成立英美法苏反对德意日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事态的发展证明这是错误的。 应当做的事不是去搞什么英美法苏联盟,而应搞德意日苏的联盟。 』     我(注:王明)问:『为什么?』         他回答说:『- - -这你可能说我是主张亲法西斯路线的,不是吗?这我不怕。 至于中国应当建立同日本人和汪精卫的统一战线,以反对蒋介石,而不应当建立你所建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你也错了。 』     他就这样似请求非请求地,终于在《新中华报》上发表了他这篇文章。-     至于对内政策,毛泽东事先不让党中央政治局知道,私自通过中共中央军委电台,   命令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以他的名义派出代表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谈判共同反蒋的问题, - - -蒋介石的情报机关当时利用毛泽东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相勾结的事实为武器进行反攻宣传。- - - (三) 会见之后,国民党的消息与反应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时,   国民党军统戴笠手下打入汪伪政权的鲍文沛与潘打了个照面。 鲍文沛事后立即呈报戴笠与蒋介石。 他们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密切观察中共的动向,同时在报纸登出这个消息,攻击中共勾结日本,破坏抗战。 但中共中央立即否认潘与汪会见之事! (四)会见之后,中共内部的消息及措施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谈后,   中共潜伏在汪伪政权的地下工作人员也获得此消息,十分诧异。 于是立即呈报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长胜,刘则立即呈报时任华中局...

差4天活埋仲勋同志的朱理治儿子朱佳木

  差4天活埋仲勋同志的朱理治儿子朱佳木 朱理治 (1907年7月25日—1978年4月9日),原名 朱銘勛 , 江蘇省 南通縣 余西鎮 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治人物。曾任中共陝甘晉 省委書記 , 交通部 副部長, 計劃委員會 副主任, 河北省革命委員會 副主任等職。 生平 [ 編輯 ] 生於南通 余西鎮 中醫世家。小學就讀於通州師範第一附小。1922年考入江蘇省立第七中學。1926年,讀完高二後考入 清華大學 經濟系。1927年4月經同室同學 余冠英 介紹加入共產黨。 四一二事件 後,出任清華大學黨支部書記。1927年10月任北平西郊區委書記。1928年初任北平市臨時工委書記。 [1] 1928年在南通被捕。1930年4月釋放。1930年7月前往上海與江蘇省委取得聯繫。1931年7月調團中央工作,任團中央宣傳部秘書兼團中央訓練班教員、 中央文委 中國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 黨團成員。 九一八事變 後,代表團中央出任上海市反日救國會領導工作。1932年2月與5月,兩次去廈門和福州巡視。1932年7月任共青團江蘇團省委組織部長。1934年3月調河北省委( 北方局 )工作,任省委組織部長、代理省委書記。 1935年3月 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 孔原 通知朱理治去陝北工作。朱理治5月初動身,7月初到達陝北 永坪鎮 。不久,接到 北方局 來信,要他以北方局代表的名義工作。 上海中央局 的 聶鴻鈞 到陝北後,成立中央局和北方局代表團,朱理治任代表團書記。1935年9月中旬, 紅二十五軍 長徵到達陝北。1935年9月21日, 中共陝甘晉省委 在陝北永坪鎮成立,朱理治任省委書記。 西安事變 前後,任中共中央駐東北軍特派員。抗戰爆發後,先後任河南省委書記, 中原局 代理書記,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政委。在陝甘寧邊區遭受經濟封鎖時,1941年3月5日任弼時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名朱理治任 陝甘寧邊區銀行 行長並獲得通過,至1943年1月15日(西北局高幹會議結束的次日)被正式免職;實際到1942年9月就已經被免職,此後至1943年3月輔助 黃亞光 工作。1943年3月調 中央黨校 學習。 在國民黨大舉進攻東北解放區時,他任 東北局 駐北朝鮮全權代表。 遼瀋戰役 前夕,他任 東北軍區 後勤部副部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擔任過 中財委 物資局長, 中央交通部 副部長, 中央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