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大跌眼镜!蔡元培在“四一二”事变中的角色

蔡元培时代北大的“兼容并包”和对五四运动的坚定支持已是众所周知,却不知道,大量屠杀了中共党员的4·12政变,蔡元培先生也是坚定的支持者和谋划者、推动者。

大跌眼镜!蔡元培在“四一二”事变中的角色

密谋“清党”

3月21日,张静江自江西蒋介石行营到达杭州。当晚,蔡元培与邵元冲即往张所住的新新旅馆拜访,张静江向他们介绍了有关蒋介石正在策划的“反共清党计划”,说:“介石对于与共产党分离事已具决心,南京定后,即当来宁共商应付”。

3月28日,蔡元培任会议主席,和国民党右派分子吴稚晖,李石曾,古应芬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会议。吴稚晖在会上报告了他在3月6日与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谈话经过,当时吴问陈,中国实行共产主义须若干年?陈答20年。以此为理由,吴认为“共产党员谋叛国民党”,认为“应予纠察”,提议对共产党进行弹劾。

蔡元培立即附议,并补充建议“取消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党籍”。在蔡元培主持下,吴稚晖的反共提案获得通过,并由吴拟具监察委员全体会议决议草案。这次会议上把蒋介石将要进行的“清党”活动定名为“护党救国运动”。

4月2日,再次召开国民党监察会议,当时参加国民党监察会议的代表是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张静江、古应芬、陈果夫、李宗仁、黄绍竑八人。国民党全体监察委员共有20人,以区区8位代表开会,而称为全体会议,蔡元培再任主席。

会议通过了吴稚晖草拟“请查办共产党呈文”,呈文称去年双十节湖北共产党敬告同志宣言认为“一:十年内中国国民党灭亡,中国实行列宁式共产主义”等,均引为共产党人“罪证”,所以“特将亡党卖国之逆谋十分急迫提呈本会,伏祈予公决,得咨交中央委员会非共产党委员及未附逆委员临时会讨论,可否出以非常之处置,护救非常之巨祸”。

蔡元培则继之提出了两个报告,共罗列了共产党“阻止入(国民)党”、“煽惑民众”、“扰乱后方”,“捣毁米铺”,“压迫工人”等四项内容,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也作“罪证”附后。

4月8日,由蒋介石指派吴稚晖、何应钦、陈果夫等组织的上海临时政治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委员会议,蔡元培为委员之一。该会规定“得以会议方式决定上海市一切军事、政治、财政主权,并指导当地党务”。

6月20日至21日,蔡元培和吴稚晖、李石曾、张静江参加了蒋介石冯玉祥在徐州举行的会议。会议决定取消武汉政府,驱逐共产党,促使宁汉合流。冯玉祥在其地盘内进行“清党”反共。

当时蔡元培是蒋介石最忠实的盟友。在当年夏天,蒋介石被迫“下野”和其后复出的过程中,蔡元培都是最坚定地站在蒋介石身边的支持者,甚至和蒋介石一起“下野”,在同年12月1日,蒋介石婚礼上担任证婚人。

4月12日,由上海开始的“清党”活动,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及群众五千余人,一时血雨腥风,席卷全国。知识界为之哗然。

北京的周作人则连发“怎么说才好”,“功臣”等文,抨击“清党”中的残暴行径,并指出:“最奇怪的是知识阶级的吴稚晖忽然会大发其杀人狂,而且也是知识阶级的蔡(蔡元培)、胡(适)诸君,身在上海又视若无睹,此种现象,除中国人特嗜杀人说外,别无方法可以说明”。“南方之事全败于清党”,而“吴蔡诸元老”难却其责。

蔡元培在“清党”中曾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态度。孙常炜在“蔡元培先生年谱传记”中称蔡元培“与张人杰 (静江)、吴敬恒(稚晖)、李煜瀛(石曾)等朝夕与蒋总司令中正讨论清党大计”。而一向十分尊重蔡元培的学生柳亚子在“纪念蔡元培先生”一文中就提到蔡元培“清党”的态度曾给他极大的震动。他说:“蔡先生一生和平敦厚,蔼然使人如坐春风,但在民国十六年上半年,却动了一些火气,参加了‘清党’运动。一张用中央监察委员会名义发表的通缉名单,真是洋洋大观,连我也大受其影响。”

柳亚子所说的“影响”,其实很委婉,如果说直白一点,那就是蔡元培在密谋“清党”之时,将柳亚子也列入了黑名单。

大跌眼镜!蔡元培在“四一二”事变中的角色

从1927年3月底,至4月中旬,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部分右派在上海多次策划“清党”,这一系列密会的主席就是蔡元培。

3月28日的会议,被称为“预备会”,5名到会的监察委员中,除古应芬资历稍浅以外,其余4人都是民国元老:即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根据会议的原始记录:吴稚晖首先发言,称中共“谋反”,应行纠察,开展“护党救国运动”,蔡元培作为主席,不仅不制止,反而立表赞成,提出把共产党人从国民党中“清除”出去的建议,与国民党极右分子–西山会议派的反共叫嚣同出一辙。

4月2日,正式开会,监察委员增加了陈果夫、李宗仁、黄绍竑3人。吴稚晖提交查办共党的呈文之后,蔡元培随即向大家出示两份材料作为证据,一份是中共自二大以来“阴谋破坏国民党”的种种决议和通告,另一份是中共在浙江“阻止入党”、“煽惑民众”、“扰乱后方”、“捣毁米铺”、“压迫工人”等若干条罪状。经过他同意,会上还审定了既有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等中共领袖,也有柳亚子、徐谦、邓演达等国民党“左”派人士的黑名单,将近两百人,与会者一致决定:咨请中央执行委员会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这些首要危险分子,“就地知照治安机关,分别看管,制止活动”。此后,在蔡元培的主持下,这一部分监察委员又开了4次“清党”密会。

当然,光是开密会,肯定不够光明正大,凡是都得师出有名,才能理直气壮。于是,蔡元培又在4月9日,同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等人一起发出3000余字的“护党救国”联名通电,痛斥联共政策的种种荒谬,严词指责工农运动,号召“全体同志念党国之危机,凛丧亡之无日,披发缨冠,共图匡济;扶危定倾,端视此举”,从而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政变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大跌眼镜!蔡元培在“四一二”事变中的角色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4月12日下午,反动军队占领上海总工会和工人纠察队总指挥处。接着,查封或解散革命组织和进步团体,进行疯狂的搜捕和屠杀。在事变后3天中,上海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000多人,优秀共产党员汪寿华、陈延年、赵世炎等光荣牺牲。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发动反革命政变。当天捕去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000多人,封闭工会和团体200多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萧楚女、熊雄、李启汉等被害。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也以“清党”名义,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奉系军阀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

4月28日,李大钊和其他19名革命者从容就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中国阶级关系和革命形势的重大变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从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完全转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从此,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完全从革命统一战线中分裂出去。革命在部分地区遭到重大失败。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与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在北京,还存在奉系军阀张作霖政权。全国出现3个政权互相对峙的局面。

此外,一般都说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清党”只针对中共,给中共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另一事实也不容忽略:国民党“清党”不但是杀害中共党员,还屠杀了约43万对蒋、汪持反对意见,忠实于孙中山、拥护和执行三大政策的中下层国民党党员。

国共双方的基层党员、干部关系密切,而且双方的主张并无太大分歧,长期在一个战壕中并肩战斗,双方早已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清党”分共,不过是国民党反对派上层为争夺北伐战争胜利果实与全国政治权力的谋略手段,并不为大批国民党下层党员及“左”派所认可,岂是上面一句话就可以让他们互相轻易杀戮的?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清党”之时,国民党高层喊出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现在人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是其白色恐怖,却不知这口号是有针对性的。

(摘自《炎黄世界》 文/山智)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1927粤军与南昌起义

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程潜 第1方面军总指挥 唐生智 四军一些高级军官如陈可钰 北伐3军副军长12师师长,率10师师长陈铭枢 12师师长张发奎 团长叶挺 、薛岳等人的反对 第2方面军总指挥 张发奎 参谋长 政治部主任郭沫若 秘书长:高语罕 第4军军长黄琪翔 参谋长叶剑英 政治部主任廖乾吾 12师长:缪培南 李汉魂 26师长徐志锐 第11军军长 朱晖日 副军长兼24师师长叶挺 25师 703团团长周士第 连长林彪 26师未起义 蔡廷锴蒋光鼐 81后11军军长叶 党代表聂荣 第20军军长贺龙 81后党代表廖乾吾 81后9军副军长朱德,党代表朱克靖 吉安 新编2师师长叶剑英,去4军军部,北伐河南回来后,什编第2方面军后,得任4军参谋长。 张发奎闻变,亲率十一军军长朱晖日乘火车由九江至马回岭,企图阻止二十五师参加暴动。不料该师七十三团团长周士第已率部起义,正在向南昌开进途中。与张发奎等相遇,将其卫队全部缴械。张发奎和朱晖日狼狈不堪,只好步行返回九江。 第3军军长朱培德 围剿军 广州政治分会主席 李济深 第8路军总指挥(粤桂及中央军) 广西省主席 15军军长黄绍竑 前敌总指挥 桂军师长 吕焕炎 第8路:战后黄艄公担任总指挥 11师长:陈济棠东路粤军总指挥 新编第2师长:薛岳+2团张瑞贵补充团广西人张飞 +香翰屏团 师长:许景唐 中央军 33军长钱大钧 桂系师长黄旭初 第5军军长徐福林 张发奎决定全力以赴,任命黄琪翔为前敌总指挥,率第四军主力第十二师缪耀南、第二十六师许志锐部开赴西江肇庆、梧州一带,进击黄绍■;其余主力部队也都悉数开赴广州外围,以防进犯之敌。广州城防务由叶剑英负责。这样,广州城内,敌人非常空虚,只剩下教导团、警卫团和其他少数部队,一时成了“不设防的城市”,这就给广州起义造成了极好的时机。 1927南昌暴动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9/08/01/901000.html 1927年后,宁汉沪合流,张发奎图谋广东,叶挺叶剑英广州起义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9/08/13/903453.html 19279潮州,汤坑 三河坝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9/08/05/901311.html   叶...
汉年功高深知内情而蒙冤至死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370601.html (一)王明《中共50年》中的记载            王明(陈绍禹)于 1974年在莫斯科出版《中共50年》,该书对潘汉年会见汪精卫的事有如下一段报道: 「在1940年10月的一个夜里,我在延安和毛泽东有如下一段谈话:     他(注:毛泽东)说: 『斯大林和季米特洛夫建议成立英美法苏反对德意日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事态的发展证明这是错误的。 应当做的事不是去搞什么英美法苏联盟,而应搞德意日苏的联盟。 』     我(注:王明)问:『为什么?』         他回答说:『- - -这你可能说我是主张亲法西斯路线的,不是吗?这我不怕。 至于中国应当建立同日本人和汪精卫的统一战线,以反对蒋介石,而不应当建立你所建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你也错了。 』     他就这样似请求非请求地,终于在《新中华报》上发表了他这篇文章。-     至于对内政策,毛泽东事先不让党中央政治局知道,私自通过中共中央军委电台,   命令新四军政委饶漱石以他的名义派出代表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谈判共同反蒋的问题, - - -蒋介石的情报机关当时利用毛泽东与日军代表和汪精卫相勾结的事实为武器进行反攻宣传。- - - (三) 会见之后,国民党的消息与反应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时,   国民党军统戴笠手下打入汪伪政权的鲍文沛与潘打了个照面。 鲍文沛事后立即呈报戴笠与蒋介石。 他们非常重视这个事情,密切观察中共的动向,同时在报纸登出这个消息,攻击中共勾结日本,破坏抗战。 但中共中央立即否认潘与汪会见之事! (四)会见之后,中共内部的消息及措施      当潘汉年与汪精卫会谈后,   中共潜伏在汪伪政权的地下工作人员也获得此消息,十分诧异。 于是立即呈报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刘长胜,刘则立即呈报时任华中局...
  揭秘:孙中山临终写了3份遗嘱 都是写给谁的 相关主题 ●  宋庆龄晚年回忆:与孙中山结婚并非因为爱上他 ●  人大代表专门骑车上两会被疑作秀 回应是租的(图) ●  大多伦多商团明年5月访华 五大市长有谁同行 ●  男子穿迷彩服开假军车售假军靴:手一撕就破 ●  廖仲恺嫡孙:家中已三代人居要职 望儿孙勿从政 ●  保守党推迟复会打经济牌 叶礼庭斥其为讲笑话 ●  浙江80后老板买十台玛莎拉蒂奖励员工 ●  从经济刺激返回预算控制 联邦内阁改组十人易位 ●  黄飞鸿与十三姨的真实照片!真正的黄飞鸿长这样 ●  史海:孙中山原配夫人的人生 在澳门终老(图) ●  北京中轴线偏移之谜:并非正南正北 指向元上都(组图) ●  台舆论争议孙中山传记片 到底是"人"还是"神" ●  北京将打通完整中轴线 铛铛车有望开到永定门(图) ●  台学者呼吁设立“孙中山和平奖”争取话语权(图) ●  一家三口为上访在京流浪20年 每天到信访局登记 ●  盘点孙中山家族后人:多居海外低调平静生活(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孙中山 话题: 商团 话题: 国民党 话题: 广州 话题: 陈廉伯 1 (共1页) o***s 发帖数: 42149 1 孙中山的病情日趋恶化,国民党人商议预备遗嘱,由汪精卫、鲍罗廷、陈友仁起草和记录的遗嘱共有三个:《总理遗嘱》《致苏联遗书》和《家事遗嘱》。 1937年9月,毛泽东在《国共合作后的迫切任务》中指出:“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就是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这一切正得益于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得益于孙中山重新阐释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最后的政治遗产,也是“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胜利的革命的旗帜”。 孙中山欢迎俄国人对中国人的帮助 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虽然仍在寻求日、德、英和美国的援助,但是,列宁和苏维埃已引起他极大的兴趣。早在1918年夏,孙中山便以党的名义致电列宁说,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俄国存在八个月之久,这个事实给了东方人民以希望,一个类似的新的制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