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胶东13县的刘珍年,究竟有多少兵力,为何被蒋介石处死?
地处华北、两面环海的山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时期自然也不例外。拥有3000多万人口,肥沃而广袤的土地,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东一直是各路军阀觊觎的重点。
黄色为胶东地区
民国时期,山东一共经历过两任山东王,分别为第1任山东王、“混世魔王”张宗昌,和第二任山东王、出身西北军的韩复榘。
但是,除了这两任大名鼎鼎的山东王之外,山东省其实还有一个小一号的军阀,他就是争夺山东王失败后仍占据胶东13县的“胶东王”刘珍年。
刘珍年并不是山东人,他是河北南宫人,1898年出生。算起来,刘珍年出身的家族其实也算一个地主家庭,不过到了他父亲一代家道却开始中落。所以,从小刘珍年虽然有机会读书,但是他的条件却远算不上优越。
刘珍年
正是因为这样的条件,刘珍年最终在战乱之时选择进入军校就读。1918年,刘珍年考入了大名鼎鼎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为第8期步兵科的学员。
三年之后顺利毕业的刘珍年进入了东北军李景林部。在李景林军中,刘珍年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5年,李景林在反奉战争遭遇失败,被迫下野之后,刘珍年转而投靠了直鲁联军,成为了褚玉璞部的一个旅长。
然而,高升旅长之后,刘珍年不但没有就此崛起,反而因为犯了错被褚玉璞打了100军棍,而且还丢掉了旅长的职位。最终,走投无路之下的刘珍年率领部分亲信投靠了山东王张宗昌。
张宗昌
进入张宗昌麾下后,刘珍年跟当年刚刚投靠张作霖的张宗昌一样,从基层营长开始,凭借善于练兵和英勇善战,再加上受到了张宗昌部第四军军长方永昌的赏识,不断在军中升职。
到1928年二次北伐时期,刘珍年已经成为一旅之长,并担任了第四军参谋长。然而此时,面对国民党四大新军阀的联合北伐,张宗昌土匪式的军队根本不是对手,张宗昌很快失去了山东,败走冀东地区。
而仍留在山东地区的张宗昌残部则统一被第四军军长方永昌指挥。然而,张宗昌不是北伐军的对手,方永昌自然更无力回天。很快,方永昌的第四军和同属他指挥的刘志陆第13军也被击败,并退守胶东地区。
张宗昌
就在这危急时刻,刘珍年却认为他的机会来了。他没有随方永昌逃亡大连,反而开始收编方永昌残部,并自认军长,开始自立门户。
然而此时,刘珍年面对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北伐军,同时,同属张宗昌残部的第十三军军长刘志陆有了与刘珍年同样的想法,刘志陆试图以收编的名义,吞并刘珍年率领的第四军残部。
野心勃勃的刘珍年自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刘志陆,兵力远超刘珍年的刘志陆毫不犹豫的撕破了脸,随即发兵包围了刘珍年所在的掖县。
胶东地区
然而,另刘志陆万万没想到的是,刘珍年并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拿捏的软柿子。率部死守掖县的刘珍年并没有一味死守,他趁机发动了反攻,并取得了辉煌的大胜。
彻底击败刘志陆后,刘珍年将他麾下的军队吞并了过来,刘珍年的实力因此不降反增。与此同时,刘珍年的老上级方永昌也返回了胶东地区,并再次成为刘珍年这支军队的统帅。
野心勃勃、不甘人下的刘珍年对于不劳而获的方永昌十分不满。因此他联合了第三师师长何益三,几乎将方永昌的亲信将领屠杀殆尽,没有了亲信,再加上部队有哗变的风险,方永昌不得不再次弃军下野,回到大连。
刘珍年
至此,刘珍年彻底成为了这支军队的领导人。独领一军之后,刘珍年并没有满足现状,他开始对于散落在胶东地区的各支原属于张宗昌的残部进行了吞并和收编,从而迅速建立起一支拥有5个师的部队。
而且,看到国民政府势大,刘珍年还果断的率部投靠了蒋介石,被给予了暂编第一军的番号,刘珍年则为军长兼第1师师长。
1929年2月,刘珍年的基业再次遭遭遇了挑战,这一次,是他的老上司张宗昌和褚玉璞。虽然早已兵败下野,虽然几乎成为光杆儿司令,但是,野心勃勃的张宗昌和褚玉璞都是不甘心失败之人。
褚玉璞
所以,在段祺瑞和日寇的支持之下,张宗昌、褚玉璞等人召集旧部,决定东山再起,而他们选择的目标,正是刘珍年所在的胶东地区。
不得不说,张宗昌等人能在民国混的风生水起,确实有些过人之处。张宗昌刚刚到达胶东地区,刘珍年的5个师就有3个师宣布倒戈,回到了张宗昌的怀抱。
所以,凭借优势兵力,张宗昌、褚玉璞迅速席卷胶东半岛,将寡不敌众的刘珍年地盘压缩到只有一个牟平。然而,虽然张宗昌以老上司的身份多次劝降刘珍年,但刘珍年都不为所动。
胶东地区
在坚守孤城一个多月之后,刘珍年故技重施,在夜间突然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突击队,偷袭了张宗昌的军营,并因此大败张宗昌、褚玉璞。张东昌因为此战的失败,再次成为光杆司令,无奈之下逃往大连。
褚玉璞也在被包围之后被迫投降了刘珍年。也许因为不想留褚玉璞这个后患,也许忌惮褚玉璞对于麾下将领的巨大想象力,也许因为当年被撤职打军棍的仇恨,刘珍年在软禁褚玉璞后不久,将其枪杀。
以少胜多,击败张宗昌和褚玉璞之后,刘珍年虽然取得了极为辉煌的胜利,但是,经过这场惨烈的战争之后,刘珍年麾下军队也只剩3000多人。
民国山东地图
不过,这难不倒刘珍年,彻底扫清了统治胶东的障碍之后,刘珍年开始以烟台为中心,将胶东13个县纳入了统治范围。与此同时,深知“有枪才是草头王”的刘珍年开始大肆扩军,仅用了短短数个月的时间,就将军队扩充至2万余人。
刘珍年自此成为了说一不二的胶东王。既然以胶东为根基,即便是为了个人利益,刘珍年开始苦心经营胶东地区。他大量提拔老家南宫县的人,设立了枪械总厂,开办了军校,并对军队进行严格的训练。
与此同时,刘珍年本人其实与许多五毒俱全的军阀们截然不同,他不吸烟,不酗酒,不吸毒,不嫖娼,不赌博。和家人一起,每日粗茶淡饭,穿着布衣。
民国烟台牟平城外集市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刘刘珍年就是一个传说中“爱民如子”之人。仅凭13个县就要供养数万军队,本就贫苦的胶东百姓压力可想而知。而刘珍年为了供养军队,同时为了发展,从未减轻对辖区内百姓的赋税。
而他的横征暴敛,自然使得无数百姓家破人亡。而且,为了对付敢于抗租抗税的老百姓,刘珍年甚至公然调动军队进行血腥镇压,引起了无数惨案。
1930年,参战规模超过百万的中原大战爆发,此时,已经拥有3万多兵力的刘珍年成为各路军阀眼中的香饽饽。蒋介石将其委任为第十四军上将军长,并给了他30万现款,希望他站在自己的一边。
中原大战“三巨头”
阎锡山、冯玉祥等人也不例外,阎锡山曾给过他100支冲锋枪和10万发子弹,并给予了晋军第21路军总指挥的头衔。
左右逢源,收礼收得不亦乐乎的刘珍年对于礼物来者不拒,然而,却从未表态支持哪一方。左右逢源固然爽,但是,也因为此举动,刘珍年彻底得罪了各路军阀。
中原大战结束之后,被论功行赏的韩复榘成为山东省主席。终于拥有一省之地,无论为了之前刘珍年按兵不动拒不救援他的矛盾,还是为了一统山东省,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王,韩复榘都无法容忍占据胶东地区的刘珍年。
韩复榘
因此,从1932年开始,韩复榘集结5万大军,发动了对于刘珍年的围剿,韩刘之战就此爆发。在大规模军阀混战基本停止的1932年,韩刘之间的混战自然引起了轩然大波。
对于蒋介石而言,刘珍年的存在其实是有好处的,他可以牵制不听命令的韩复榘。因此,蒋介石实际上站在了刘珍年的一边,拉起了偏架。但是蒋介石却没想到,此时张学良也搀了一脚,而东北军则站在了韩复榘的一边,韩刘之战因此变得更加复杂。
最终,迫于复杂的形势和国内民众的普遍反对,在国民政府提出四项解决办法以后,深感实力不足、屈居胶东难以发展的刘珍年,决定离开山东,另谋他地发展。
民国山东地图
最终,刘珍年率部迁往温州地区,然而,在地域狭小的温州,刘珍年不但没有获得他期待的发展,反而愈发困顿。山东人为主的刘珍年大军,对于温州十分不适应,将士们牢骚乃至哗变时有发生。再加上国民政府屡屡将其调往“剿共”,导致部队损兵折将。因此,刘珍年对蒋介石极为不满,他不但经常抗拒命令,还多次公开发表了满腹牢骚的言论。
1933年5月6日,在蒋介石的命令下,鲁涤平在杭州将刘珍年逮捕。本来,蒋介石并没想要杀掉刘珍年,他多次派人劝刘珍年写悔过书,但是,桀骜不驯的刘珍年不但严词拒绝,而且态度十分蛮横。
最终,被调离部队又无老巢依靠的刘珍年,被蒋介石以“纵兵殃民”的罪名枪决在南昌东郊,年仅37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评论
发表评论